苜蓿刈割压扁收获机械系统的优化和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lovey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苜蓿高效、低损和优质收获,论文从苜蓿刈割压扁收获机械工作过程出发,在研究苜蓿茎叶连接力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虚拟样机技术与田间试验相结合,对苜蓿刈割压扁机的仿形系统和切割压扁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机械系统在喂入区产生的气流场进行了模拟和实测研究。论文进行了苜蓿茎叶连接力学特性研究,为机械系统与苜蓿植株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对于新鲜苜蓿植株,进行拉伸破坏时的最大载荷值根据破坏方式不同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顺茬拉伸、垂直拉伸和逆茬拉伸;顺茬拉伸时茎叶连接点被拉扯破坏,逆茬拉伸时茎叶连接点被撕裂破坏,而垂直拉伸时则处于两者之间,从力学特性角度分析,收获时顺茬喂入为理想喂入方式。仿形系统是刈割压扁机实现高效收获的关键,论文建立了仿形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虚拟正交实验,以平均割茬高度、割茬稳定性系数和割刀触土深度为优化指标,得出仿形系统最佳设计和工作参数为滑掌长度188 mm,割台倾角4.06°,拉力重力比0.85,前进速度2 m/s。在此条件下,利用仿形系统虚拟样机仿真的结果为平均割茬高度为69.77 mm,割茬稳定性系数为46.96%,割刀无触土现象。切割压扁系统是刈割压扁机实现低损收获的关键,论文通过建立切割压扁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在不同切割压扁运行参数下进行了仿真试验,假设并定义了评判切割压扁系统对苜蓿植株的破碎作用程度的碎草系数ε的模型,得到切割压扁系统最佳运行参数为割刀转速ng=1875 r/min,压扁辊转速ny=749 r/min,此时切割压扁系统对苜蓿植株的破碎作用最小。样机田间试验表明:实测碎草率与碎草系数ε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平方R2=0.9588,验证了碎草系数模型的正确性。刈割压扁机械系统形成的气流场能辅助完成苜蓿收获过程,论文利用CFX对喂入区气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了机器前方存在"气流交汇点",通过对气流速度分析得出,该交汇点上方、后方和前方的气流分别能起到避免重割、辅助喂入和利于切割的作用。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了关键气流场参数随切割压扁运行参数变化的关系模型。对机械系统进行优化后的9GYZ-1.2型自走式苜蓿刈割压扁机,田间作业的割茬高度为55.5 mm,超茬损失率为0.31%,碎草率为2.32%,压扁率为98.36%,均达到国家标准对刈割压扁机作业质量的要求。与人工收获的未压扁的苜蓿相比,利用样机进行压扁调制收获的苜蓿,田间晾晒时的干燥速率明显加快,样机压扁调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采用NXS-11型旋转粘度计对用于MLC之内电极浆料的触变性进行了研究。粘合剂中加入的金属粉末的结构、平均粒径和含量等因素均对浆料的触变性有直接影响。粘合剂中的树脂之分
根据近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时期、防治方法及采取的农艺措施。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渠道量水是灌溉用水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一项基础且关键性的技术,对灌区节水、实现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水头损失小、量水精度高、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讨会”,于2011
母羊流产是指在其妊娠期未满前,由于某些因素导致妊娠中断或者胎儿停止发育,并排至体外。母羊发生流产后,会直接导致胎儿死亡,同时会对母体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无法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对太湖流域某典型养猪区域粪污收集后集中厌氧消化处理,分析猪饲料、猪粪和沼肥中重金属总量和形态变化特征,探讨厌氧消化过程重金属形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养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伴随着全球性关于家庭问题的热点探讨,家庭电影准确把握时代文化脉搏,在文化取向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家庭电影表现出从国到家的文化逆转,而美、韩家庭
BIM 的全称为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