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合理性研究

来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二战后一系列社会危机与乱象,罗尔斯以作为公平的正义观擘画了一幅可行性乌托邦的宏伟蓝图,“正义原则”是其核心概念,是对社会基本结构安排的元规范。“正义原则”的提出得到各方广泛回应,形成“罗尔斯产业”现象。学界围绕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批判、辩护与延伸,催生一系列理论的发展。然而在以往对“正义原则”是否合理的问题的论争中,一些学者将立场分歧性观点作为立论的理由对“正义原则”加以评论,并存在可能性与可行性杂糅现象,甚至脱离罗尔斯“正义原则”本身内涵和具体条件来对其作出否定或肯定。这难免会产生一些误读。鉴于此,我们需要立足于罗尔斯的文本和语境,以一种相对中立性立场,以“合理性”视角,将问题集中化。在该视域下,区分并统筹可能性、可行性等维度,正义原则的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可谓是分明的。由此,一些批判可以予以回应,一些没有发掘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揭示和批判,对于正义原则的缺失也可以作出尝试性补充。其理论的合理维度更是有利于我们对正义问题作出深刻的思考。罗尔斯“正义原则”是通过对以往哲学理论的继承、修正与发展来对时代问题作出的回应。他主要吸收发展了传统契约论的契约形式,并结合康德式道义论生成新契约论,作为正义原则的论证方法。在“正义原则”的基本构成上,主要通过对以往“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两种解决平等问题进路的统一并以“差别原则”补充发展而成。尽管有学者质疑其是理想的和主观主义的,但它的确通过一个成熟的理论解决了“自由”、“平等”和“效率”间的平衡问题,其对于最少受惠者的关怀,也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了具有优越性的底线保障尺度。从根本上看,“正义原则”的合理构成有利于每个人都成为公平合作体系中的真正受益者。“正义原则”有着严谨的构成逻辑和丰富的内涵,由“平等的自由原则”、“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按照词典式次序组合而成。由于正义原则内在机理的复杂性,也往往存在着对于正义原则的误读和对一些隐藏着的、必要的条件的忽视。例如在进一步分析上,“正义原则”可以被剖析成6个原则的词典式次序组合,这有利于更深入地揭示其在优先规则之下的严谨性。当然,正义原则在阐释和证明上也具有诸多局限性,如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在机会环节对于平等的保障并不完善。此外,“原初状态”以精致的条件组合有效地论证了正义原则的同时,也形成高度依赖关系。实质上,“原初状态”是正义原则的筛选器,各方在“无知之幕”之下从事先给定的清单中作出排除和选择,无法在理论层面真正作为罗尔斯所说的“纯粹的程序正义”,在这种意义上,“正义原则”在被最终确定之前,似乎以一种道德直觉的形式优先于“原初状态”的设定而作为备选清单中的选项,所谓的推导,是一个在排除其他原则的过程中通过与“原初状态”的彼此磨合,完善着“正义原则”具体表述的过程。在可行性上,“正义原则”的合理性在于为正义社会建构提供了美好愿景,在于其制度化中的优越性和现实价值,而不在于其能够如同理论设定那样严格意义的被一致选择。“正义原则”如果作为一致同意的唯一原则是难以实现的,它所依靠的主观条件和限定场域在现实中难以满足。理想的可行性维度的“正义感”与“重叠共识”的现实效力也是有待商榷并需要继续接受现实考验的,并且“正义原则”无法作为所有发展阶段的最优选项。如果作为并非绝对唯一的原则,它在制度化维度和当今时代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球正义和我国社会公平发展具有启发价值。然而它又在现实操作中对“适度”的把握存在一定困难,且它忽视了对“生命权利”的强调可谓是一种原则上的缺失,我们尝试着以“命运一致原则”对其作出补充。总之,“正义原则”在制度化维度上优越性与局限性并存,需要不断发掘其价值,并完善其理念。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近5年脑卒中后抑郁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近年来脑卒中后抑郁领域的发展脉络,把握发展趋势,分析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未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筛选导出数据,应用软件对纳入文献从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几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筛选获得1 658篇文献,脑卒中后抑郁领域年发文
期刊
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白光》实为一篇“捣乱”之作,鲁迅以极其隐秘的分层叙事方式介入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西文化之争。小说巧妙地嵌入《狂人日记》文本,实现了陈士成从“老童生”到“狂人”的身份转换,将掘藏这一“有趣的故事”转化、回归为“吃人”与“被吃”的历史,从而驳诘了调和论者的文化立场;另一方面,又通过《白光》与《端午节》的互文,以戏谑的方式对胡适等人“朝笏”西高峰的行为加以反讽,凸显出《新青
期刊
<正>伍德麦肯兹最新发布的《全球储能展望》研究报告,解析了未来10年全球及各区域市场的政策法规、市场驱动力及新增装机容量预测。全球储能市场增长依然强劲。随着电池组成本继续下降、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对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需求增加,预计未来10年,全球储能市场累计新增装机容量将扩大近9倍,达到460吉瓦/1292吉瓦时。
期刊
卒中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发病率、致死率逐年上升,中西医近年来都在致力于研究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方法,目前普遍认为卒中后抑郁发生发展的原因在于大脑的一些神经递质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含量的减少,影响认知、情绪,出现慢性应激反应损害海马的功能和结构,导致出现情绪障碍。肠道菌群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方向和思路,文章将以菌群-肠-脑轴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医学,对近年来中医治疗卒中
期刊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1例,术前均行DCE-MRI和DWI检查,比较高级别和低级别子宫内膜癌Ktrans、Kep及ADC值,分析DCE-MRI联合DWI在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高级别子宫内膜癌Ktrans、Kep和ADC值明显低于低级别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乃唐代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其首对儿科进行专篇论述,开创历史之先河。《千金方·少小婴孺方》强调诊治小儿疾病当四诊相参,尤重望诊,治疗上重视脾胃、顾护心理,并注重三因制宜、内外同治。对小儿惊痫强调审因论治,对小儿外感疾病常寒温并用,对脾胃积滞擅用下法,对皮肤疾患注重外透内清。学习孙氏儿科诊治特点及用药心得,可为中医儿科临床提供参考。
期刊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学习习惯,如果在低年级时没有打好基础,伴随年级升高则会很容易出现学习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成为学困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帮助其重新建立自信心,激发探索欲望,提升其学习效果。本文从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包含家庭、学校、个人等方
期刊
文章基于“升清降浊”理论,结合小儿积滞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升清降浊法可通过运脾、补脾以升清,升脾气、和降胃气、降肺气以降浊的方式,来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治疗小儿积滞。此法应用于小儿积滞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愈后良好,值得借鉴与推广。
期刊
实现最优生态效率对于改善环境条件同时确保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基于城市群视域,运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99个城市2010—2019年的生态效率,揭示五大城市群生态效率时空演变规律,进一步通过Tobit模型识别五大城市群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五大城市群生态效率总体发展较为稳定,呈上升趋势。2010—2019年,五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均值
期刊
小说《浮世画家》是当代著名作家石黑一雄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讲述了画家小野回顾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经历。本文以不可靠叙述为理论框架,从叙述者的双重身份、不可靠叙述的三条轴线、叙事进程和不可靠叙述动机四个方面分析《浮世画家》中的不可靠叙述,揭示文本背后的现实意义。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首先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接着对《浮世画家》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第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