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欧杂交榛茎段与胚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榛子是北方生态经济林建设的重要树种,平榛与欧榛杂交品种因其坚果大,抗寒性强而得到发展。但压条繁殖系数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所以,通过组织培养实现快速繁殖具有重要意义,重点是建立平欧杂交榛茎段组织培养及胚离体培养技术体系。茎段培养着重探讨外植体取材时期,基本培养基筛选,不同榛子品种(品系)基因型间差异及茎段培养启动、增殖、生根整个过程中各环节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幼胚离体培养重点研究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和胚状体诱导阶段的最佳培养基筛选,同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胚状体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细胞学观察,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过程中的褐变机理、防止褐变措施作一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茎段培养取材的较好时期为5月中旬,污染率低、萌芽率高。2.平欧杂交榛不同基因型间的萌芽率及芽苗生长状态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早熟品种魁香组培效果较好,萌芽率最高,为68.67%,腋芽萌发早、健壮、生长快。3.基本培养基为DKW培养基;增殖阶段较好的培养基为:DKW+TDZ 1.5 mg/L+IBA 0.01 mg/L;生根培养较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1 mg/L,生根率达90%。试管苗移栽于蛭石:草炭(1:1)基质中,成活率达到90%以上。4.平欧杂交榛愈伤组织诱导受品种间影响很小,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KT 0.5 mg/L +NAA 0.2 mg/L +2,4-D 0.5 mg/L和MS+ KT 1.0 mg/L+NAA 0.5 mg/L +2,4-D 0.2 mg/L;胚状体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BA 1.0 mg/L+NAA 0.5 mg/L。5.切片观察表明,平欧杂交榛胚状体的发生,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面或内部的单个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历经多细胞胚、球形胚、心形胚、子叶胚,最后发育成熟,发育过程与合子胚相似。6.通过研究平欧杂交榛胚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榛子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与培养材料的褐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酶活性高,愈伤组织褐变严重。而过氧化物酶(POD)与褐变的关系不明显。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抗坏血酸,能够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褐变程度,提高愈伤组织的产量和质量。
其他文献
在政府相应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事业出现了急速发展的趋势,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以产业链视角剖析我国住宅产业化,列举我国传统住宅产业
构建和谐再婚家庭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再婚家庭关系有利于子女的教育培养,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利于夫妇双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聪明才智的充分
在对炼油厂典型污水处理油泥及其掺配水煤浆产物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NSYS Fluent模拟平台,对空白水煤浆及掺配5%油泥水煤浆进行气流床高温气化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
论七月诗派的共同主题游友基七月诗派迎着全民抗战的硝烟与人民解放的炮声诞生、成长。它同时代、现实、革命和战争如此紧密地“拥抱”,是新诗史上未曾有过的文学现象。从某种
油泥取料和前处理是贮存油泥环保处置工程的制约环节,文章梳理了贮存油泥取料和前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取料、转移和脱油清洗等技术难点,重点分析了取料技术中取料、杂物分离、输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丑闻频发,如何规制食品安全风险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认为,在繁重的执法负荷与稀缺公共执法资源的约束下,仅期望通过国家进行食品安全治理是不切
预测森林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变化和林火干扰的响应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气温、降水等因素的改变和气候变暖导致林火干扰强度的变化将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库
炼厂三泥污染物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通过对三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可大幅降低外委处理量,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浮渣的产生量较大,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非常重要。含
目的进一步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感染原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13例进行腹部切口的患者,其中,285例孕妇进行了剖宫产手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