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植方式作为苦草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技术手段,对苦草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且苦草的大多数影响因子研究是在静态水环境下进行的,无法准确模拟湖泊动态水环境,忽略了动态水环境对影响因子以及苦草生长的影响。本研究设置持续扰动的动态水环境和静态水环境,研究扦插法、纱布包裹法、布袋覆土法3种种植方式对苦草生长的影响,比较动静态水环境下苦草生长的差异,寻求苦草生长的最佳种植方式,并且为苦草生长的影响因子研究提供动静态水环境的新思路。经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苦草形态学方面,不同种植方式对苦草的分株数,株高,叶宽,根长有显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布袋覆土法种植方式下苦草的平均株高和平均叶宽明显高于扦插法和纱布包裹法,但是其分株数和平均根长小于扦插法和纱布包裹法。动静态水环境只对苦草的分株数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形态学指标无显著影响,同一种植方式,在静态水环境下的苦草分株数比动态水环境下多。(2)不同种植方式对苦草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布袋覆土法种植方式下苦草的地上部分平均干重、地下部分平均干重、平均生物量总干重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大于扦插法和纱布包裹法,但是其地下与地上部分之比小于扦插法和纱布包裹法。动静态水环境对苦草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静态水环境下苦草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稍微优于动态水环境。(3)苦草对水中的TN和TP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水体中TN和TP的去除率随生物量的增大不断增大,扦插法种植方式下水中TN和TP的去除率较纱布包裹法和布袋覆土法高。动态水环境的持续扰动,引起水中底泥再悬浮,在苦草生长初期,使得水体中TN和TP浓度大于初始浓度,去除率为负数,且静态水环境下苦草对水中TN和TP的去除率高于动态水环境。(4)不同种植方式对水体中DO和pH的影响不明显,动静态水环境对水体中的DO和pH影响不明显。(5)实验进行过程中,由于水体温度较高,在静态水环境生长的苦草都出现不同程度着生藻的覆盖现象,但动态水环境下生长的苦草里面没有出现着生藻,表明动态水环境可以减少着生藻的出现或者形成。(6)不同种植方式在苦草种植初期形成不同的微环境,短期内对苦草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待苦草生长稳定后,种植方式不再是影响苦草生长的主要因素,苦草密度增大产生的种内竞争成为影响苦草生长的主要因素。3种种植方式下,布袋覆土法种植方式下单株苦草生长最好。在水流比较平稳的湖泊,选择扦插法和纱布包裹法更利于苦草的繁殖;在水流相对湍急、底质贫瘠的湖泊,选择布袋覆土法更利于苦草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