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风电机组网侧变流技术及控制参数优化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海上风电机组发展趋势为单机容量大型化、变流单元模块化。伴随单机容量的逐年上升,传统两电平变流并联拓扑因结构、控制繁琐故难以满足其输出要求,相较之下,中压三电平变流系统以耐压等级高、传输效率强、控制策略简单等优点成为海上风电的最优选。但目前针对大功率系统相应的网侧变流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研究大功率海上永磁风电机组拓扑的基础上,对其网侧变流系统中的锁相、滤波单元及相应模型控制参数优化技术等展开相关工作。首先,通过对比多种三电平变流器与风电系统结构的优劣性,选定“多相电机+分布式三电平变流器”拓扑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此建立风力机、六相永磁电机及中点箝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三电平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并研究最大转矩控制策略承担机侧输出能量。其次,对NPC三电平变流系统的等效电路及动态换相原理进行解析,计算选取适配器件单元规格,并针对三电平特有拓扑所引起中点电位失衡问题,研究将中、小矢量按比例结合为虚拟中矢量动态维持电位的虚拟矢量调制法,并仿真验证此调制法效果。然后,为适配大功率风电机组,重新设计网侧若干单元,其一:为实现锁相环提取网压频率以保持电网与变流器同步化,设计增加陷波器的改进广义积分器,提升其抗扰动性,在电网正常或故障下均可实现电网频率与相位的捕获。其二:结合设计约束条件,建立LLCL滤波模型,因滤波单元是变流系统与电网的交互接口,需研究整定参数后LLCL单元,对经流变流器PMW调制后,在开关频与整数倍频处的电流信号中劣质纹波的滤除效果。并在网侧控制中采用简便的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利用经典法确定闭环系统控制器参数,向电网供给能量。并通过仿真软件证实网侧各单元有效性。最后,为提升风电机组控制性能,在非线性强的变流控制系统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并针对其收敛慢与易陷进局部最优的缺点,设计引入随机权重与自变异的混合粒子群法(Hybird PSO,HPSO),对机/网侧控制器在传统整定法下所设计的PI参数以超调量、入稳时间等为期望进行优化。在变风速和跳变网侧直流源量,两种变量条件下将传统参数设计法与经HPSO优化导出信号进行对比,通过仿真输出表明模型控制参数经HPSO优化后,变流系统动静态响应性与稳定性明显提升。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来,有限时间控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关节机器人、无人机等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中。一方面,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更高控制性能要求的提出,有限时间控制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如快速有限时间控制、固定时间控制。另一方面,受复杂环境影响或出于安全规范考虑,实际非线性系统运行时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如未知外部扰动、未知控制方向)以及性能约束(如状态约束和输出约束)等影响,这些因素给有限时间控
学位
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以其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体积小、转动惯量低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智能机器人等伺服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PMSM易受外部负载扰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PMSM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时变系统。为了削弱不确定性因素的不利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基于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VGESO)的自抗扰控制与基于改进型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学位
相较于海上固定式风电机组,漂浮式风电机组基础额外的六个自由度使得机组部件在各个方向均有较大的位移,其中风轮的位移幅度是位移范围最大的。尾流是自由风经过风轮后形成的区域,尾流特性与风轮的位移有很强的相关性。风轮位移范围越大,尾流扩展区域越分散,尾流亏损速度恢复越快,尾流对于下游机组的影响范围越大。海上机组的容量远大于陆上机组,加之海风平稳,湍流度低,风轮后的尾流区域速度亏损恢复缓慢。因此对漂浮式风电
学位
海浪对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如航海、海岸工程、港口作业和地球物理过程等都非常重要。近年来,关于海浪波候特征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由于风浪和涌浪的成因和特点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不相同,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研究风浪和涌浪独立的波候特征的重要性。本文总结了风浪/涌浪分离和全球波候研究的相关进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浮标的风速和海浪谱的观测资料,建立了一个查找表模型,实现了利用同步观测的风速和有效波高
学位
纯净的SF6具有超强的能力去熄灭气体绝缘设备内的电弧,且绝缘性能优异,被大规模使用在电力设备中,近年来,SF6暴露出来的一些缺点尤其是温室效应问题,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因此电气设备中减少SF6的使用已被提上日程,目前电力行业中SF6/N2混合气体代替纯SF6逐步得到推广,开展SF6/N2混合气体放电分解产物检测试验、探究SF6/N2混合气体自还原特性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
学位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尤其重要。电流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常用设备,对于测量、保护以及计量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有重要的作用。电流互感器铁心是由铁磁材料制作而成,那么铁心的磁滞现象务必会影响电流互感器的稳定运行。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铁心中的剩磁长时间不会消失,剩磁的存在会加快铁心饱和,最终影响相连的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严重影响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因此,电流互感器铁心剩
学位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推进,各行各业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定不移走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低损耗、高效率的电机及其驱动系统成为重点研究领域。由于低速大转矩电机直驱系统的效率高、功率因数高、转矩密度高以及调速范围宽等优点,在能源生产、工业动力驱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背景,针对低速大转矩电机转子空间大,提出一种永磁/磁阻复合转子双定子低速同
学位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对开关设备开断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SF6因其优异的电弧性能在高压开关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SF6气体温室效应严重,不利于环境保护,为减少SF6排放量,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寻找合适的SF6替代气体,环保型绝缘气体CF3I(三氟碘甲烷)因其优良的电弧特性和物化特性,被认为是有潜力替代SF6的气体之一。CF3I气体的液化温度比SF6气体高,纯CF3I气体适用范围小,常
学位
如今单纯靠电力系统消纳发展越来越迅速的风电已经变得很困难,而热网作为一个能量系统,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能量储存空间。因此研究电力系统实现风电的消纳问题,需要同时考虑供热系统,让供热系统与电力系统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增加系统的削峰填谷能力。可以做到尽可能的吸收不断波动的风能,增加能源的利用率,突破风电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冬季的弃风现象,本文从热网和电网两方面着手,研究基于热力管网、热电机组和热负荷的输入输
学位
本文所研究的直驱H型运动平台是由Y轴方向上两台平行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和横梁上X轴方向的一台PMLSM共同驱动的。H型平台凭借定位精度高、推力大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激光切割、数控机床、机械加工等领域。由于PMLSM系统去除了中间传动装置,直接与负载相连,其容易受到参数摄动、机械耦合以及外部扰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