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之柴达木盆地北缘,主体位于布依坦乌拉山南东段,包括1:5万图幅J47E017002(巴润乌拉幅)和J47E017003(查黑乌尔塔幅),总面积820km2。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秦祁昆造山系-全吉地块-欧龙布鲁克地块。区内地层发育,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及第四纪地层广泛出露,中生代地层不发育。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西向、北东向两组,其中北西向为主要构造线走向。除断裂外,局部地层发生轴向北东的褶皱。区内岩浆岩极不发育,仅在桑格斯帕沟西一带发育桑格斯帕岩体(Pt1Sgn),主要的岩石类型为肉红色正长(二长)花岗片麻岩。研究区属于秦祁昆成矿域—东昆仑成矿省—欧龙布鲁克—乌兰华力西期稀有、钨(铋、稀土、宝玉石)成矿带,成矿事实主要为非金属矿,如煤、石英岩、灰岩等。本次工作完成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面积600km2,采样2416个,其中高山区采样1042个,平均采样密度5.9点/km2。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基本查明了区内老地层区1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分配及富集特征,初步分析并阐述了不同地质单元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圈定综合异常14处,包括乙3类异常9个,丙1类异常5个,通过踏勘检查、地质草测、地化剖面测量等工作手段查证了以Mo、La元素为主的综合异常4处,新发现了Fe、Nb、Co、Y等矿化线索,在此基础上划定了1处成矿远景区和2处成矿靶区,为今后在本区的矿产预测及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