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类案件中正当防卫认定的实证考察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w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非法拘禁类型的案件,对非法拘禁行为能否行使正当防卫是很难认定的。因为非法拘禁往往伴随的并非对抗性的行为,推搡、辱骂、轻微的暴力是其常见的伴随行为,甚至有的案件可能没有任何行为上的侵害。正是由于防卫人的权益受到的不法侵害较低,侵害的紧迫性不高,被非法拘禁的防卫人被要求对自己的行为只能进行适度的反击,其反击还必须是适度的、克制的。非法拘禁具有其独特性,上述于要求并未进行考量。一方面,非法拘禁是个持续的过程,其对被拘禁人的内心是一种呈现压制的状态;另一方面,非法拘禁的过程中,其非对抗性的侵害行为可能会演变成更为暴力的侵害行为。处在非法拘禁下的受害人,其实往往出于保护自己的意思,并无伤害他人的故意。与此同时,被拘禁人处于紧迫状态,对于防卫的适当性显然是很难把握的,这主要是取决于被拘禁人所处的状态。这就导致了主观上很难判断被拘禁人,即防卫人是故意还是过失或者是以外原因造成的损害结果。而刑法显然更重视结果,再加上在司法实务上,司法机关对正当防卫进行限缩解释,以及机械的解读法条,导致非法拘禁状态下的正当防卫,正当防卫通常会被认为是防卫的过当行为,而防卫的过当行为则被认定为故意犯罪行为。带有防卫因素的行为经常性的被认为是故意犯罪,但往往会考虑被告人本身处在的地位,所以会对被告人进行从轻处罚。在现实的生活中,一旦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法院一般会当作故意犯罪行为进行处罚,以此来平复案件中的受害方,从社会效果上来看法院的确是实现了定纷止争,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法律赋予的防卫权限受到了破坏。在法律实务中,传销过程中的非法拘禁,对债务人的非法拘禁,以及为了拐卖而对妇女、儿童进行的非法拘禁是非暴力性的不法侵害的典型行为。以此来看这种非典型的暴力犯罪与其他暴力性犯罪相比,暴力程度肯定远远不及。所以对于非典型的暴力犯罪的防卫的反击程度大于侵害行为的暴力程度,由此形成反差。通过大量的资料案例,分析具体的案件,进行总结发现:第一,单纯的拘禁状态下法院认定被告人的行为具有防卫性质的不在少数,这说明单纯的非法拘禁状态是可以成为正当防卫的前提,即侵害行为可以是非法拘禁状态;第二,非法拘禁行为使行为人在一段时间内都处在危险当中,防卫时间节点化问题使得公众不清楚自己何时能够实施正当防卫,从而使得正当防卫制度流于形式。而采用整体性思维进行判断能够及时有效的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同时也能解决防卫人不清楚何时能够防卫的问题;第三,防卫“紧迫性”的问题中,非法拘禁案件是否具有“紧迫性”各个法院对这判断标准不一,但最终能认定的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认定标准过于严厉。综合判断分析,认为认定“紧迫性”时不能过于呆板,未来侵害也是存在“紧迫性”的,同时也不能做孤立的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同时,由于受中国古代观念和法益衡量说的影响,在非法拘禁案件中正当防卫的认定出现了大量唯结果论的判决,这种判决偏离了正当防卫最基础的判断要件,以致妨碍了正当防卫理论的正常适用,提出综合行为与结果的多方考量。正当防卫制度的价值理念在于鼓励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私力救济行为,也蕴含着个人权利保护与国家秩序维护的动态平衡关系,但是司法实务对于非法拘禁中正当防卫认定呈现过于保守,过度强调结果的规律现象,这与维稳优先的司法实务思维惯性、以及正当防卫立法亟待进一步精细化分不开。在司法实务中,应当重视非法拘禁中正当防卫认定,否则可能出现对人身自由权利的严重忽视使得正当防卫的制度价值流于形式。综上所述,认为支持非法拘禁中正当防卫是完全可取且能够被鼓励适用的。通过对司法实务中持续危险状态下非法拘禁类型的犯罪与正当防卫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不法侵害的范围,明确正在进行的定义,所以在正当防卫的场合不能只考虑对侵害行为人的死伤,以及是否造成其他后果,以求增强司法实务中正当防卫认定的价值判断。
其他文献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具有焊接过程稳定、焊缝质量高、适应性强、操作环境好、焊接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在现代薄壁结构件的制造中(如焊接钢管)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焊接速度是提高焊接生产率的主要途径,然而,当焊接速度和焊接电流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其焊缝成形变差,极易出现咬边和驼峰焊道等焊缝成形缺陷。为此,本课题组基于自主研发的外加复合磁场装置,通过外加磁
非线性系统在化工过程、工业制造、通信系统和生物医药领域中广泛存在。它的参数辨识问题一直都是辨识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和随机梯度算法,结合分解技术,利用递阶辨识原理和辅助模型思想研究双输入非线性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针对白噪声干扰下的双输入特殊方程误差类系统,利用分解技术,通过矩阵变换和递阶辨识原理将系统变换成两个模型,结合最小二乘搜索和负梯度搜索原理,推
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酰胺配体N,N’-双(4-甲基吡啶-4-基)-1,4-萘二甲酰胺(L)作为主配体,以具有电化学活性的NiII、CuII两种金属离子与不同羧酸辅助配体[2-硝基苯甲酸、对硝基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效利用太阳光进行治愈环境的途径。光催化技术,可直接利用太阳光作为反应驱动力,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光催化降解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公认为是一种理想手段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二氧化钛(TiO_2),廉价、无毒、光催化活性高及性能稳定,而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然而,TiO_2的禁带宽度(约3.0-3.2eV)较大,仅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紫外光部
电解磨削加工作为一种复合加工技术,其充分发挥了电解加工技术和机械磨削技术的优势,对于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电解作用和机械磨削作用的有效复合,可以实现难加工材料上微小孔的高精度、微应力和低损伤加工。目前电解磨削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工工艺和装备研制方面,很少对该加工过程中电解作用和磨削作用匹配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因此需要对复合加工的有效性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开展了高弹性合金钢
要想成功的开一场毕业音乐会需要细致的毕业设计。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学习到各类艺术理论、中外音乐史等知识。聆听大师课与导师的专业课,了解许多的科学发声方法。笔者在这场音乐会作品演唱中的二度创作能力上取得了进步,也通过采风了解到了一些原生民歌。音乐会不仅有各个时期的中国作品,还有一些外国作品与采风得来的侗族原生民歌。当了解到每首中国作品其创作背景和深刻内涵,都能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悠美。音乐会的外国曲
目的:运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不同脑区低频振幅率(fALFF)及局部一致性(ReHo)的变化,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轻度认知功
川陈皮素是一种多甲氧基黄酮,存在于柑橘类果皮中,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研究川陈皮素在抗肿瘤方面的药物活性,探讨其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为川陈皮素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发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1)川陈皮素联合比卡鲁胺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以前列腺癌细胞VCaP和PC-3为体外细胞模型研究川陈皮素和比卡鲁胺的抗前列腺癌作用。细胞的存活采用MTT法和台盼蓝拒染实验。中效
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柔韧性好及导电性优异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但是由于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团聚问题,限制了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和电分析领域的深入应用。为了充分发挥石墨烯材料的优良性能,本文采用了如下改进工作:1)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及对苯二酚检测中的应用;2)以氧化石墨和水溶性染料(中性红)为前驱物,采用超声技术制备了中性
含S-N键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化工原料中。交叉脱氢偶联形成新的S-N键,因其合成途径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性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家的关注。然而,传统合成方法中需要使用金属催化剂以及过量的氧化剂,这必将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有机电化学合成作为一种“绿色化学”合成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使用绿色无污染的电化学方法构建S-N键。芳基砜不仅是众多药物中的重要片段,还是用于制备有价值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