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挡形式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u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能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列车在进入高速运行状态后,空气阻力成为高速列车的主要阻力来源,气动噪声成为高速列车的主要噪声来源,因此,如何降低高速列车的气动阻力,减小高速列车的气动噪声已经成为事关节能与环保的重要课题。由于高速列车的车端连接处对全车的气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开展不同形式风挡的气动性能的研究已十分必要,该研究结果还可为今后高速列车风挡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三辆编组的高速列车模型作为风挡研究的载体;将高速列车风挡归纳概括为5类:内风挡、全封闭外风挡、闭合式半风挡、带缝式半风挡、内偏置式半风挡;并且定义了两种半风挡的具体参数:带缝式半风挡的缝宽系数以及内偏置式半风挡的内偏置系数。采用雷诺时均法对不同形式风挡的高速列车进行了稳态流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完成了流场的基本特性、列车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分析。首先,流场的基本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外风挡的存在使得外流场和风挡内的空腔流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隔,导致空腔内部气体流动速度降低,端面负压减小,有利于空调进风。其次,对不同形式风挡的气动阻力的研究表明:内风挡的减阻效果最差,全封闭外风挡的减阻效果最好,其气动阻力系数比内风挡的降低了约20%;内偏置式半风挡和带缝式半风挡减阻效果一般,不及闭合式半风挡;增加半风挡的缝宽或内偏置量,列车的气动阻力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进行风挡设计时,应尽量控制半风挡的缝宽与内偏置量。最后,对不同形式风挡的气动升力的研究表明:各风挡形式的高速列车头车升力系数差别不大;全封闭外风挡的高速列车尾车气动升力系数最小,在300km/h时,其尾车气动升力系数仅为0.023;其余风挡形式的高速列车尾车气动升力系数差别很小。应用大涡模拟方法完成了列车周围非稳态流场模拟计算,获得了列车表面的脉动压力,将脉动压力转换为频域信息,然后对列车表面偶极子声源分布进行了频谱分析。首先,对同一风挡形式的高速列车表面噪声进行研究以探寻整车表面气动噪声分布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风挡形式的高速列车表面声压级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单一速度工况下,列车表面声压级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车端连接处的表面偶极子声源声压级大于全车表面偶极子声源的声压级,在300km/h速度工况低频范围内,其差值约20dB~40dB,由此可知,车端连接处是全车重要的噪声来源。其次,比较相同速度时不同风挡形式的列车表面偶极子声源的声压级频谱发现:全封闭外风挡和闭合式半风挡的降噪效果较好,带缝式半风挡和内偏置式半风挡的降噪效果一般,内风挡的降噪效果最差;在300km/h速度工况时,相较于内风挡而言,全封闭外风挡的表面声压级降低了25dB~40dB,闭合式半风挡的表面声压级降低了15dB~30dB。最后,分析了不同半风挡参数的变化对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缝式半风挡的缝宽系数对风挡附近的表面偶极子声源最大声压级影响不大;当内偏置式半风挡的内偏置系数小于0.04时,风挡附近的表面偶极子声源最大声压级也随之增大。采用FW-H远场噪声模型,计算了风挡断面内的远场噪声,并分析其衰减规律,五种不同形式风挡的表面声压级均随测点距车体表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此变化趋势符合对数衰减规律;对不同风挡形式在距离车体表面5m处的声压级进行比较发现:全封闭外风挡的降噪效果最好,闭合式半风挡的降噪效果次之,带缝式半风挡和内偏置式半风挡的降噪效果不佳,内风挡的降噪效果最差。
其他文献
供电电压直接决定芯片性能,在IC设计的各个阶段考虑供电电压约束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制于电源线/地线(P/G)网络分析的高复杂性,尽管供电电压已成为布图规划设计中的一个设计约束,但目前在布局设计中还未考虑供电电压约束.有别于ICCG,SOR等经典的全局分析算法,提出了一种局部的连续过松弛方法(SORPECO),并在ECO布局过程中对P/G网电压约束进行高效的分析.基于前一个布局的P/G网电压分布,针对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进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FDI的利用上逐渐成熟,FDI对我国经济社会
在分析研究欧美天然气工业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天然气行业监管制度的发展完善进行了思考。我国的天然气行业监管制度目前存在不少弊端,应实行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监管
为了提高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推广的intensity-hue-saturation(GIHS)变换和压缩传感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低分辨率多光谱图像作GIHS变换得到低分辨率的亮度分量;然后在低分辨率的亮度分量、全色图像和理想的高分辨率亮度分量之间建立压缩传感模型;再利用压缩传感理论恢复出理想的高分辨率亮度分量,并用其代替GIHS变换方法中的全色图像,得到最终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