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幼儿保教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乃至一些海外友人不远万里奔赴陕甘宁边区,积极参与到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事业中。同时,在这块土地上也孕育出了边区的幼儿教育事业一一被赞誉为“红色摇篮”,在战火中培养了一大批红色革命后代。当今身处在和平开放、物质丰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多么想了解老一辈保育工作者是如何在炮火纷飞、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中保育出聪明活泼的下一代的。为此,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重现陕甘宁边区幼儿教育活动,探寻边区幼儿教育的经验,使后人能够全面知晓延安时期幼儿保教事业的发展,并在教育实践中发扬其优秀的革命保育精神。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在梳理、分析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边区保教事业的发起、各保教机构的成立和发展、保教活动的开展等几方面的研究,重现了边区保育儿童的活动场景。首先,分析了边区保教事业发起的缘由。抗战开始后,由于战争原因使很多难童流离失所,一些爱国人士发起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在各地的分会,收容和保育各地难童。边区政府响应陕甘宁边区保育分会的号召,也制定了一些保育儿童的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实施。其次,叙述了边区保教机构的创建和发展。延安第一保育院是在儿童保育总会和边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的第一个保教机构。接着,各个保教机构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包括延安第二保育院、中央托儿所和各机关附设的各种形式的托儿所等。第三,总结了边区保教机构的教育原则。边区保教机构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最高准则下全心全意地保育儿童,在对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中遵循“保教合一”的原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呵护、养育了革命后代。这些孩子们长大后成为建设新中国的国家栋梁,这要归功于当年那些富于革命奉献精神的保育工作者。第四,提炼出边区保育工作的特点及其影响。边区保育工作的特点是:依靠群众勤俭办学,争取国际救助发展壮大,及其发展与革命的紧密联系等;边区保育工作的影响表现在:解放了妇女,普及了妇婴卫生,为新中国基础教育提供了宝贵的保教经验,打造了钢铁般的保教队伍。时至今日,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但也不能忘记一些优良的教育传统和经验;而延安时期在边区教育事业中锤炼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教育精神,仍须我们继承和发扬!
其他文献
<正> 咀嚼效率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食物嚼碎的程度。咀嚼效率的高低代表了咀嚼功能的大小,通过咀嚼效率的测定,可以用于诊断咀嚼器官的功能;鉴定修复体恢复咀嚼
网络数据信息爆炸性的增长,使网络存储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Internet及其相关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网络存储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基本原理,概述了它的理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导致传统文化的全方位变迁。对于民族社区,这意味着什么?是好是坏?本文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以内蒙牧区为例,通过分析民族社区文化变迁的背景和动力,着重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职业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变化,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最新教学改革的需求。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春秋时代,一半是战火狼烟,一半是诗礼风流。频繁的冲突与会盟燕享,构成了这个时代最基本的色调,而会盟之间杯酒赋吟,则成了解决国际纠纷、展示士君子风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
随着微细铝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现代工业对铝粉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某微细铝粉生产企业生产线的具体需求设计了雾化分级过程的先进控制系统,实
多话语时代到来,公众渴望传媒话语权的回归,要求传媒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一个可以公开自由讨论的话语空间。在电视媒体中,以电视谈话节目最具传播优势,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公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全日制教育体系下非常重要的职业教学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中职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作为中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
建立了我国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性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模型,包括助跑阶段技术性专项身体素质、起跳阶段技术性专项身体素质、摆体转体阶段技术性专项身体素质和推竿阶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