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单体或双体异附加系是重要的遗传材料,在基因定位、物理图谱构建及染色体工程育种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结球甘蓝—大白菜异源三倍体(ACC,2n=3x=28)为试材,采用小孢子培养、回交选育、细胞学鉴定和核型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结球甘蓝—大白菜单体异附加系的筛选和鉴定研究,成功地诱导出了小孢子植株,并从二倍体甘蓝(CC)与异源三倍体(ACC)的回交子代中初步鉴定出了两个单体异附加系,为进一步获得异代换系、易位系提供了材料和细胞学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结球甘蓝—大白菜异源三倍体(ACC)不同株系的小孢子胚产率均较低,表明染色体组的非整倍性对小孢子胚的分化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培养基和不同的预处理对小孢子胚的诱导频率不同,其中NLN-15+2,4-D 0.2 mg·L-1+6-BA 0.1 mg·L-1 + KT 0.05 mg·L-1组合的培养基和33℃热激48h的预处理有利于该异源三倍体的小孢子胚诱导。2.染色体数目鉴定表明,获得的10个小孢子植株的染色体数变动在14~27条,其中染色体数为14、20和27条的各1株,17和19条的各2株,18条的有3株,没有得到附加一条或两条染色体的植株。小孢子株系间在植株长势、株高、叶形、叶色、花色、花形、花的大小、始花期和育性上存在较大差异。3.异源三倍体(ACC)与二倍体亲本(CC)正、反交试验表明,以ACC为母本的结籽率极低,仅为0.01%,以CC为母本的结籽率较高,为1.60%,两者相差160倍。因此,在创建C染色体组附加A染色体组不同染色体的单体异附加系时,应以异源三倍体做父本为宜。4.利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从回交获得的81个植株中初步鉴定出了2个单体异附加系,分别为附加1号大白菜染色体的单体异附加系(CC+A1)和附加4号大白菜染色体的单体异附加系(CC+A4)。5.对2个单体异附加系的植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显示2个附加系均能正常结球,但球形的形态与二倍体结球甘蓝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