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细胞成像技术实时记录外源性血小板膜受体激动剂作用于相应的膜受体时胞内钙离子水平动态变化过程,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 IIA,TSN)对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探讨TSN抗血小板活化钙信号传导的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有效分离富集血小板血浆和非活化血小板,体外观察不同浓度TSN对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非活化血小板在37℃下孵育10min,加入血小板激动剂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钙离子转运剂(ionomycin,IMC),在电磁搅拌下记录5min内血小板聚集过程。用钙信号指示剂fura-2/AM孵育标记血小板,以波长为340、380nm的紫外光交替激发,发射波长为510nm的发射光由EM-CCD相机捕获,图像用Andor iQ2图像分析软件处理,主要分析340/380的荧光比值(340/380ratio)变化量,测定不同浓度TSN作用前后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荧光比值达峰时间等。结果:1血小板聚集率测定不同浓度的TSN对ADP、ATP引发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0.5μM TSN组除外);在TSN各浓度组中,2μM TSN组抑制效果最明显,与其余各实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5μM TSN组抑制效果最弱,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968﹥0.05);1μMTSN组、4μM TSN组组间抑制效果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1.00﹥0.05)。2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2.1血小板活力观察:明场观察下,阳性对照组活化的血小板呈现碎片状,无完整的细胞结构,无法辨认血小板胞体,无伪足;TSN组未活化的血小板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血小板胞体类圆形,清晰可见,无伪足。荧光观察下,阴性对照组活化血小板中心高亮区为血小板胞体,周边丝状物为血小板活化后变形伸出的伪足;TSN组活化血小板较阴性对照组血小板胞体中心高亮区暗,伪足较短;阳性对照组无荧光发出。2.2血小板活化钙信号测定:在测试液含钙情况下,ADP、ATP、IMC均能诱导血小板活化,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TSN各个剂量组对血小板活化峰值变化量(钙离子浓度)和达峰时间均有抑制作用(0.5μM TSN组除外),其中2μM TSN组抑制效果最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μM TSN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无钙测试液,其测定结果与使用含钙测试液的结果一致。结论:1、TSN能够抑制由ADP、ATP等诱发的血小板聚集;2、TSN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自发活化,维持血小板的活性及结构完整;3、TSN可能通过降低由ADP、ATP引发的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其作用与拮抗ADP受体及ATP钙离子通道有关;4、TSN能够降低由钙离子转运剂IMC引发的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