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关于胃功能和疾病的科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科学界尚缺乏一套完善的胃上皮细胞培养体系。类器官(Organoids)是一种原代组织来源的新型体外培养模型,它能更准确地研究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胃的类器官(Gastroids)通过提取人或鼠类的胃上皮组织进行三维空间的培养而获得。目前,国内外已初步建立小肠组织来源的类器官培养体系,但成人原代胃上皮组织来源的Gastroids的培养技术在国内尚未见详细报道。因此,本研究意在构建并优化成人Gastroids的培养技术,为胃部疾病的研究提供新型而更接近人体内环境的技术支持平台。方法:本研究通过取胃镜下活检组织,分别收集健康成人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患者胃体、胃窦部上皮组织,通过设计以不同细胞因子比例组成的培养体系,初步分析各细胞因子对Gastroids生长效率的影响。选取Gastroids最佳培养体系,分别对健康成人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患者胃体、胃窦部上皮组织进行Gastroids培养,分别比较原代胃上皮组织和1周后成型的健康成人及LIN患者胃窦、胃体部Gastroids形态学及组织学差异。使用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 PiggyBac 转座子载体完成 Gastroids 的电穿孔转染,探索不同因素对电穿孔转染效率的影响。应用GraphPad Prism软件(GraphPad Software 5.0,San Diego,CA,USA)分析显著性,P<0.05 为有差异。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成人原代胃上皮组织来源的类器官培养、传代及冻存体系。通过设计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体系,我们发现:与完全培养基条件下相比,分别撤除 Wnt-3A、R-spondin-1、Noggin、EGF、Gastrin-1、Y-27632 中的任何一种因子时,Gastroids生长效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分别撤除FGF-10、烟酰胺、N-乙酰半胱氨酸中的任一因子对Gastroids生长效率无明显影响。与正常胃上皮来源的Gastroids相比,LIN来源的Gastroids对EGF、Gastrin-1和Y-27632的需求降低。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条件下,LIN来源的Gastroids比正常胃上皮来源的Gastroids生长和出芽更快。比较LIN来源Gastroids和LIN来源胃上皮组织的Ki-67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胃窦部,8.95%vs 9.53%,p=0.153;胃体部,4.09%vs 4.67%,p=0.280)。运用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PiggyBac转座子载体顺利完成Gastroids电穿孔转染。使用BTXpress电穿孔缓冲液、在培养前24h时于培养液中加入DMSO均能提高Gastroids的转染效率。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在体外模拟胃肠道微环境,成功构建了 Gastroids的培养模型,是国内在胃肠病学领域的一次创新。本研究初步完成了 Gastroids基于PiggyBac转座子为载体完成Gastroids DNA质粒的转染,为进一步运用Gastroids模型研究相关基因通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