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合作与竞争共存。与此同时,由于世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的固有性及自然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越来越制约着各国的经济增长。因此,如何在现有自然资源的制约之下,充分利用本国现有的可用资源促进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有鉴于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高等教育一方面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了优质的人力资本的产生。而另一方面,大学在当今社会也成为科技成果的主要生产者,间接地推动了社会技术总水平的提高。我国历来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地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鉴于我国各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这造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空间层面上分布不均,我们也必须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主要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印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贡献率研究是国内外学者探讨某个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主要手段,但国内学者在区域的层面上研讨其在我国各地区分布的规律的理论成果不多,本文以近年的数据为基础,建立贡献率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各省高等教育对本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继而得到了高等教育贡献率在我国各大区域的分布规律。同时,我们知道经济增长因素与经济增长本身往往存在着互动性,即区域本身的经济增长往往也促进这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关系也将是本文所探讨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本文也着重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只有深刻理解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才有制定相关政策的事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