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是检验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复杂的输出过程。因此,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在高中阶段,则主要是以试卷中学生的书面写作方面的表现来衡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本研究通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来探索其对学生写作表现的影响,具体探究以下问题的答案:1)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就词汇表达方面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表现有何影响?2)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就写作观点方面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表现有何影响?3)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就写作结构方面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表现有何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对YZ市某高级中学高二全体英语老师的访谈和对高二(6)班的4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定量研究主要包括两套期末统测卷的两篇英文写作。研究对象选取YZ市某高级中学高二(6)班的49名学生和高二(7)班分51名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根据前测,实验班和对照班就写作表现在构词,主题创作和文章结构创作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他们的整体创作能力也处于同一水平。由同样的老师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为提高写作表现,两个班的学生每周都有一节写作训练课。在写作训练中,实验班采用了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法,而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过后,借助IBM Statistics SPSS,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后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发现概括如下:1)在写作词汇构成方面,实验班为5.6122,而对照班的均值为4.823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2),因此以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显著提高了高中生在词汇构成方面的写作表现。2)在文章主题构建方面,实验班的均值为5.0000,而对照班的均值4.568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2),因此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的确提高了高中生在主题构建方面的写作表现。3)在写作结构构建方面,实验班的均值为5.2449,而对照班的均值4.6471,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3),因此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显著提高了高中生在文章结构方面的写作表现。而且,在整体层面的写作表现,实验班的均值为15.8571,而对照班的均值14.0980,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因此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显著提高了高中生的整体写作表现。本研究的重要启示是:1)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多模态符号进行词汇的输入,这将有助于学生进行词意关联和词汇量的积累,为写作时词汇的丰富输出做准备;2)在进行文章主题观点的构建和写作材料的选择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多模态信息输入的形式来拓宽学生的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围绕主题多角度思考;3)在进行文章的写作训练时,老师可利用多模态信息符号来直观,形象地呈现文章的结构,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利用学生自主构建文章结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表现,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率。最后,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样本偏小;实验时间有限;教师(研究者)对多模态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深度不够充分等。我们将深入多模态信息输入教学的作用,特别是其方法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