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板电晕电场的构建及针板电晕电场介导大豆DNA转化花棒的初步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ogo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针-板电晕电场广泛的应用于空气净化、病毒灭活和聚合物表面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论文成功的构建了针-板电晕电场,将它做为转基因的试验器材,一方面进拓宽了针-板电晕电场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丰富了转基因技术的方法。针-板电晕电场处理花棒种子引起的诱变效应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针-板电晕电场的处理条件对花棒种子的发芽率有一定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处理时间为90min处理电压为14~15kv时发芽率能达到相对较高值。对花棒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过程中发现,MS诱导培养基中含6-BA的浓度为1.5mg/L;2,4-D的浓度为2.5mg/L左右时,花棒愈伤组织的出愈率非常高,而且愈伤组织的质量最好。用针-板电晕电场处理花棒愈伤组织时发现,不同处理条件对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有一定影响,愈伤组织不宜在15kv电压下较长时间处理。在针-板电晕电场介导重组质粒pBI121/Gy3转化花棒愈伤组织中,实验结果表明将花棒愈伤组织在14kv的电压下处理90min时,愈伤组织的Gus瞬间表达率能达到52%左右,愈伤组织的存活率也较高,能达到80%左右。因此,利用针-板电晕电场介导DNA转化愈伤组织的最佳处理条件为14kv的电压下处理90min。将针-板电晕电场处理后的花棒愈伤组织移入含不同激素配比的分化培养基中,根据愈伤组织丛生芽分化率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MS培养基中含6-BA为2.0mg/L、NAA为0.2mg/L时,花棒愈伤组织分化时间相对较短并且使分化出的芽长势最好。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华北地区地形、气候等因素在重质大气污染物迁移、累积和传输中的作用, 浅析重质大气污染物在冷暖气团锋面体系下污染物的运动规律和背风环流体系以及背
施工导流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一项风险工程。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和设计时,必须进行施工导流风险分析,并在众多备选导流方案中选择出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