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机理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铝对提高黄瓜(Cucumis staivus L.)耐冷性的作用机理,本文以‘津优3号’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下缺钼和土壤增施钼对黄瓜幼苗长势、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光合作用和内源激素含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低温胁迫下缺钼(-Mo)处理黄瓜幼苗的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显著低于CK,电解质渗漏率(EL)和冷害指数明显增大;土壤增施钼肥(+Mo)可使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明显提高,EL和冷害指数减小。说明缺钼加重了低温对黄瓜幼苗的伤害,而增施适量钼可以提高其耐冷性。2.低温下黄瓜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趋于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降低。与CK相比,-Mo处理的MDA含量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低;+Mo处理植株的MDA含量较低,而抗氧化酶活性较高。说明缺钼加重了低温对细胞膜的伤害,降低了黄瓜幼苗的耐冷性,抗氧化能力下降是缺钼引起黄瓜幼苗耐冷性减弱的重要原因;而增施钼可提高其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幼苗耐冷性。3.低温胁迫使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Yr)、羧化效率(CE)、表观量子效率(AQY)、光下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暗下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降低,胞间C02浓度(Ci)和初始荧光(Fo)显著升高。与CK相比,-Mo处理黄瓜幼苗的Pn、Tr、Gs、CE、ΦPS Ⅱ及Fv/Fm都显著降低,Fo明显升高;而+Mo处理的Pn、Gs、Tr、ΦPS Ⅱ及Fv/Fm显著较高,Ci较低。可见,8℃/5℃低温对黄瓜幼苗PS Ⅱ反应中心产生明显伤害,缺钼加重低温对黄瓜幼苗光合机构的伤害,而施钼则结果相反。4.低温下黄瓜幼苗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明显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趋于升高。-Mo处理黄瓜幼苗的NR活性明显低于CK,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增加幅度显著小于CK;而+Mo处理的N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CK。说明缺钼黄瓜幼苗的氮代谢能力下降,而增钼可以促进黄瓜幼苗的氮代谢。5.低温胁迫可使黄瓜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Mo处理的增加幅度明显小于CK,+Mo处理的则显著大于CK,表明缺钼黄瓜幼苗耐冷性减弱与其渗透调节能力降低有关;施钼可以增强黄瓜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是其耐冷性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GSM-R在铁路通信的全面应用,作为GSM-R核心网之一的郑州核心网,担负着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任务,确保其与其他局向及网元之间的互联电路的安全是核心网维护的首要任务
20 0 3年 7月 1 4— 1 6日 ,新世纪一种潜在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讨会将在青岛举行。本次研讨会是今年青岛海洋节“海洋科技与经济国际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是一类由胞外多糖组成的透明胶状颗粒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两种海洋硅藻布氏双尾藻(D
在当今信息时代,电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脑组件价格较高且易出故障的是显示器,其中最易出故障的又是行扫描电路。这部分电路工作电压高,电流大,而其间最关键的元件就是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