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与极化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95-2010年中国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与极化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各区域内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幅度及演变过程存在较大差异。(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地理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3)利用Dagum(1997)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进行了测度并按地区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地区差距呈下降趋势;高低分组情况下,组内差距与组间差距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组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组内差距贡献较小,变化均不明显;区域分组情况下,地区内差距、西部和中部地区间差距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东部和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间差距则呈现出上升趋势,地区间差距构成了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间差距贡献率上升,超变密度和地区内差距贡献率下降,表明地区间高技术产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界限。(4)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分布极化的ER、EGR和LU指数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极化程度进行了全面测度,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极化程度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地域单元的划分不同,极化程度演变的原因也不同。在高低分组情形下,组内聚合程度的上升大于组间对抗程度的下降,在这两种相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极化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在区域分组情形下,由于组内聚合程度和组间对抗程度同时上升,在这两种相同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极化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5)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模型的影响因素检验结果表明,地区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业投资及区位条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区域面板数据模型,由于空间条件的不同,地区内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作用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从继续保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趋势、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强区域间互动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操作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有问题或不完善的人员、内部程序以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银行因操作风险管理不当而导致损失金额巨大、发案率高,诸多商
农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产品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尤其在极端的环境下,农产品的数量是决定战争结果
房地产市场不仅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化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式、发展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