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1919年的俄罗斯著名作家达尼伊尔·格拉宁作为伟大卫国战争的参与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伟大卫国战争题材的创作,而作家在2012年获得俄罗斯“巨著奖”的小说《我的中尉》更是为当代俄罗斯战争题材作品的书写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本文通过对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作品的阅读与分析,结合当代俄罗斯军事文学的整体发展情况,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出发,以时间为依据对格拉宁所有的卫国战争题材作品进行了分类与研究。本文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对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进行简单的说明,之后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进行阐释。第一章,以格拉宁创作于1975—1985年的伟大卫国战争纪实小说为研究对象,归纳作家在战争纪实小说创作中的题材选择、加工素材的艺术手法以及作品中的伦理向度和道德诉求。第二章,针对格拉宁创作于2000—2012间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在创作手法上的创新与转型,对格拉宁在新时期创作的伟大卫国战争题材小说中的“主观意识”以及个体战争反思中的“对话性”特征进行分析与说明。第三章,对格拉宁创作于2013—2017年的伟大卫国战争作品进行分析,重点论述该时期的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小说中超越民族主义思维的局限、将战争本体视为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共同悲剧加以审视与思考的普世人道主义伦理观。结语。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总结格拉宁卫国战争题材作品整体创作上的主要特点,以期说明格拉宁的卫国战争题材作品在当今俄罗斯文学语境中的重要地位与伦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