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伤怀与纯美的升华——迟子建“伤怀之美”的文化阐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的中国文坛,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是一个独特的现象.她以纯净的感觉闯入文坛,始终坚守民间立场,以她"伤怀之美"的温情与悲悯,抒写了一首首民间生活的挽歌,展现了白山黑水间美丽神秘的自然风光和北方人民坚韧与顽强的精神.迟子建后期的小说尽管融入复杂的人生世相,将辛酸的幸福呈现给我们,但人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作者对辛酸生活的温情表达,对现实存在的理想观照.迟子建是个矛盾的组合体,她天性的纯真、人生经验的单纯与笔下世相的复杂,她充沛的激情、想象、幻想与对辛酸生活现实的洞察与体验,形成了她"伤怀之美"的审美风致.该文认为迟子建的"伤怀"与"伤怀之美"来自于她对现实人生或者人的现实性存在的悲剧性的诗意观照.正是这种悲剧性,或者有着一种很强的悲剧感的观照态度,造就了迟子建的伤怀和伤怀之美.这观照中透出的悲悯(一种有明显宗教感的悲悯)和伤怀,以及这种悲悯和伤怀中的温情抚慰,传达的是一种寻求精神超越的宗教情怀,即"升华".迟子建"伤怀之美"的审美哲学是:"对存在的伤怀与向纯美的升华".正是这种"向纯美的升华"造就了她作品空灵与纯净的品质.这是该文探究的重心,这背后的文化根源,也是该文探究的重点.该文从迟子建"伤怀之美"的审美内涵、审美思维方式、审美文化根源三方面展开文化批评的阐释."存在的伤怀与纯美的升华"是"伤怀之美"的审美文化内涵;寻找精神家园的超玄之悟是"伤怀之美"的审美思维方式;地域文化与艺术承传是"伤怀之美"的文化根源.
其他文献
为了对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产品监测自动化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如何实现综合测试台监测卷烟质量数据上传到质量管理模块自动化,减轻人力
《全明詩》編纂是由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承擔的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委員會(簡稱"高校古委會")"八五"重點古籍整理項目,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在底本收集、資料編纂、整
"意识流"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转折点,它在中国的译介、传播、接受、变异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实质性影响,无疑成为一个研究和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意识、中国
英国作家D·H·劳伦斯在他作品中着重从两性关系的角度来审视这个世界.面对共同意识瓦解、工业文明飞速发展、战火纷飞的时代,劳伦斯站在历史的巨流中,展望人类生命的整个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
该文通过梳理唐代张怀瑾繁杂庞富的书画思想,见出了其主要的观念和思想的构成模式与整个盛唐美学精神的趋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由此进一步明确了整个盛唐艺术思维的构成因素及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盛唐,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这即是后人所谓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的整体风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雄壮遒劲、昂扬豪迈的阳刚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和城区规模的扩大,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快.在软基路段的地方修建市政道路,面临着道路软基处理的问题.道路软基处理的好
小学一年级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对从学前班或幼儿园走出来的学生来说,也是学业的正式开始。因此,学生需要利用好一年级这一整年的时间来适应校园生活,也要在学习的过
期刊
公路和桥梁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它们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混凝土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公路和桥梁工程项目中应用得十分广泛.如何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