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在进行聚变等离子体放电实验时,会产生高能X射线、γ射线以及中子辐射。同时,在聚变中子的长期辐照下,装置及周边设备结构材料会存在活化现象,产生一些人工放射性核素。采用光释光和固体核径迹法,对EAST托卡马克装置大厅人员通道入口、屏蔽门内外、周边诊断室以及主控制室等场所的中子、γ辐射剂量进行累积监测。共布置了 13个监测点,全年连续测量,以90天为周期进行剂量片的更替与读数。统计了 2010年至2017年期间,EAST装置上从事核辐射相关工作关键岗位人员的个人辐射剂量165人次,并利用Access软件建立了场所与人员的辐射剂量数据库。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和《放射性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结合EAST托卡马克装置放电运行中产生的各种辐射以及停机后残余放射性的现场监测数据,对装置周边环境及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影响状况进行了评估。扣除天然本底辐射后,装置大厅外的监测点以及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0.5mSv,满足电离辐射防护国家标准的限值要求。结合实验运行维护人员的个人辐射剂量监测与体检结果,对装置上现有的辐射监测与防护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EAST装置实验运行的特征以及参与实验人员的岗位职责,对实验场所的分区管理和人员的辐射防护分类进行了研究。可为托卡马克聚变装置辐射防护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订,提供初步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