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研究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旁效应DNA损伤的新的实验模型,探究γ射线及低剂量的α粒子辐射产生的旁效应DNA双链断裂(DSBs)和修复的效应特征。方法:构建定位于在细胞胞浆中的带有表达红色荧光蛋白标签的pDsRed1-N1-Hspc300重组质粒,将质粒转染到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FS)中,筛选出稳定表达的HFS-RFP-Hspc300细胞系。将其中一种细胞进行电离辐射(γ射线和低剂量的α粒子),另一种细胞作为辐射旁效应细胞,把两种细胞混合培养,在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利用免疫荧光共聚焦反应,观察镜下辐照细胞和旁效应细胞的细胞核内γH2AX的foci个数,从而探究细胞辐射旁效应的DNA损伤和修复情况(主要是DNA的双链断裂损伤情况(DSBs))。结果:1.建立了HFS-RFP-Hspc300细胞和HFS细胞共培养的细胞DNA损伤辐射旁效应研究实验模型。2.2Gy60Coγ射线照射细胞混合后,直接受照射的HFS细胞与旁效应细胞HFS-RFP细胞γH2AX的数目变化情况相似,均在照射后30min出现最大值,随后慢慢降低,照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低剂量的α粒子照射,直接受照细胞HFS-RFP和旁效应细胞HFS中的γH2AX簇集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相似,均在照后1h达到高峰,并且24h时还是和0h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辐照细胞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在30min、2h、4h,不同剂量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h和8h时间点出现两个γH2AX foci峰值。结论:1.成功构建了电离辐射细胞DNA损伤旁效应研究模型。2.γ射线照射能引起细胞的旁效应,其效应与辐照细胞相同,并慢慢的修复。3.低剂量的α粒子照射能诱导旁效应DSB损伤与修复的变化,并且其变化趋势与相似直接照射的细胞相似,都能产生二次DSB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