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作为一种通用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继聚乙烯、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通用材料,是塑料中产量增幅最大的品种,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流延法是利用热塑性材料生产塑料薄膜的重要方法之一。单层流延聚丙烯薄膜是一种纵向拉伸的定向平挤薄膜。聚丙烯树脂颗粒在挤出机内热熔塑化,熔体经狭缝T型模头挤出,流延借助冷辊和压缩空气迅速冷却成型,后经牵引卷绕成膜。流延聚丙烯薄膜具有透光率好、光泽度高,平整度好,耐热性能优良,易于热封合,生产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物、日用品的包装,也可用作复合薄膜的内外层材料,使复合薄膜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本文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挤出温度、挤出速率、树脂乙烯含量、冷辊转速、冷辊温度、牵引张力对单层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影响的演变规律,并用偏光显微镜(PL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对不同薄膜试样进行了取向度和结晶度的表征。挤出温度、冷辊温度、挤出速率、冷辊转速四个因素变量对薄膜的性能影响显著,对薄膜的结构起到决定性作用。挤出温度和冷辊温度主要通过影响薄膜的凝聚态结构使得不同条件下制得薄膜的结构与性能有显著差异,而挤出速率和冷辊转速除了薄膜的凝聚态结构,薄膜厚度也成为影响薄膜结构与性能的重要因素。因薄膜的厚度大小及其凝聚态结构在薄膜成型之后基本确定,所以牵引张力对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较小,并不能成为影响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另外,用均聚聚丙烯(T30S)和乙烯共聚聚丙烯(T28FE)分别制备相同厚度的薄膜试样、用乙烯共聚聚丙烯(T28FE)分别制备35μm和10μm两种厚度的薄膜,综合考察挤出温度对各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出温度的升高,薄膜的雾度减小,透光率增大,横向力学性能、纵向力学性能以及撕裂性能均随着挤出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约在230℃时性能达到最佳。薄膜的冲击强度则随着挤出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趋于平稳。但挤出温度对相同厚度的均聚聚丙烯薄膜、乙烯共聚聚丙烯薄膜以及不同厚度的均聚聚丙烯薄膜性能和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又略有差异。随着冷辊温度的升高,薄膜的雾度增大,透光率减小。薄膜的横向力学性能和撕裂性能均随着冷辊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约在15℃~20℃时性能达到最佳。而薄膜的纵向力学性能则无明显变化。随着挤出速率的增大或者冷辊转速的减小,薄膜的厚度增大,雾度增大,透光率减小,横向力学性能和纵向断裂伸长率均增大。不同之处在于纵向拉伸强度的演变规律,其随挤出速率的增大而增强,但冷辊转速的减小则对其影响不明显。综上,制备35μm T28FE薄膜的最佳条件:挤出温度230℃、冷辊温度15℃~20℃、牵引张力6N~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