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实验研究与结构优化

来源 :淮阴工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迅速发展的有机硅产业对有机硅单体合成核心装备有机硅流化床的大型化、高效化要求越来越高。为研发更高产能的主体直径3200mm(DN3200)的有机硅流化床,开展了实验样机的设计试制与运行实验、服役期满装备运行数据提取及二次建模分析、有限元仿真、进一步优化设计与新型装备试制试运行等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设计试制了DN3200有机硅流化床实验样机,通过样机运行反馈数据分析,证实DN3200实验样机产能较DN2600有机硅流化床有显著提升。发现实验样机工作时,由下至上,内部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且中部温度分布不均的变化趋势,内部压力呈现逐渐降低且降低速度越来越慢的变化趋势,为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2)完成了服役期满的DN3200有机硅流化床实验样机和技术相对成熟的DN2600有机硅流化床旧床的回收拆解数据提取工作;基于冲蚀磨损理论,利用Origin数据分析软件完成了对两台装备拆解提取数据的对比分析工作,得到两台装备由下至上管束磨损及流场强度分布情况呈现“变强→减弱→变强”的趋势,其中DN3200实验样机中部区域流场分布极不均匀,为DN3200有机硅流化床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3)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完成了有机硅流化床下部不同筒体变径方案及气体分布板锥角角度流体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不同角度的二级变径筒体的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分析得出:在下段变径角度控制在16°-19°,上变径段角度在11°-14°时,筒体内的压力变化较为平缓,筒体内的压降较小,颗粒在筒体内能充分的流化,在筒体壁面不易形成物料堆积及沟流现象。通过对不同锥角气体分布板的气固两相分布云图分析得出:在锥角为140°时,气体分布板总体表现较佳。(4)基于有机硅流化床实验装置实验分析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完成了有机硅流化床栅格、换热管束、变径筒体及气体分布板等部分的优化设计,参与了新型有机硅流化床的设计制造与试运行。运行反馈数据显示,DN3200有机硅流化床装备介质氯甲烷一次转化率达50%,有机硅单体年产能达15万吨。基于本文实验研究、运行数据监测与提取分析、有限元模拟分析、新型装备结构优化等研究制造的DN3200有机硅流化床,总体性能较原有装备有显著提高,其中单台装备年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及人民对用药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众对于药物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血液制品存在血浆综合利用度不高,血液制品产品
久洛利定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类多并环含氮杂环化合物,因其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能,目前在化学传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抗抑郁剂和非线性光学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过去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可以完成许多复杂的智能活动,如下围棋、创作画作等。在这一背景下,关于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类的讨论非常热门。然而,现今关于机器翻译的研究多聚焦于介绍新的机器翻译技术与设计方法或评估机器翻译成果,学界对于机器取代人这一议题鲜有正式讨论。因此,此篇论文希望能够填补这一空缺,讨论人类口译与机器翻译间的关系。由于意义传达是翻译活动的核心、同声传译被视为难度最高的口译形式,此论文希望能够
均值的研究是算子代数中比较热门的课题之一.近几十年来,引起了不少科学家和数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Anderson,Molnar,Trapp,Gaal等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
在本论文中,我们以3,5-二苯基-1,2,4-三氮唑(Ph2tz H)和3,5-二叔丁基-1,2,4-三氮唑(tBu2tz H)为配体,分别与Ag NO3和Ag BF4反应得到两个结构相同的阳离子型MOF:Ag Tz-1:Ag8(3,5-Ph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类微分系统的极限环分支,一类是多项式系统,另一类是分段光滑系统.众所周知,Melnikov函数方法和平均理论方法是研究微分系统极限环分支的两种重要方法.本文
聚丙烯腈(PAN)纤维是重要的合成纤维,以其良好的柔软性、回弹性、蓬松保暖性等特性而拥有“人造羊毛”的美誉,在纺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PAN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值约
随着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加,水净化和膜脱盐技术一直致力于通过有效的手段增加供水量。基于反渗透膜的水处理技术具有高能耗以及水渗透性低的特征,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水通道蛋白
有机废水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打破水生态循环系统。传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处理条件苛刻,能耗高,而新型的半导体光催化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因此本文根据前
N,N’-二取代邻芳二胺作为特殊的芳胺结构,不仅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骨架,还可以作为功能材料和配体的合成前驱体。正是因其广泛而深远的应用价值,N,N’-二取代邻芳二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