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勇士》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性别操演和种族操演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族和性别,尤其是华裔女性的种族和性别问题,是族裔文学领域两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性观念,她认为性别是流动的,是可操演的。由于性别和种族有很多共同之处,在某种程度上性别被种族化了,种族也有可能被性别化。华裔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形成和种族形成是交错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种族身份也是可以操演的,基于性别操演理论的种族操演是可行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华裔女性在《女勇士》中的性别操演的分析来揭示华裔女性的性别困境,以及种族操演在《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分析来揭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的族裔身份的多重性,由此来揭示华裔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身份的构建和种族身份的构建是交织在一起的。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华裔女性的移民历史和华裔女性作家的写作特点。两部小说的作家和作品的简要介绍以及涉及文本分析的性别和种族操演理论。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女勇士》中的性别操演。大部分华裔女性都在被动的操演父权制压迫下的刻板的女性形象以及美国社会东方主义话语下的刻板的种族形象。此外也有一些通过主动操演男性气质来解构父权制下的性别霸权的女性形象,比如汤婷婷笔下的花木兰和勇兰。因此,华裔女性是可以通过主动的性别操演来解构和颠覆父权制统治下的性别二元对立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种族操演在《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体现。在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背景下,种族身份可以通过主动的转换和操演来获得。莫娜、莫娜家人和朋友成功的种族身份的转变印证了性别的流动性和操演性。少数族裔可以通过主动的对种族身份的操演来打破美国社会东方主义话语下的种族身份的界限的划分。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性别和种族,性别操演和种族操演之间的关系在两部小说中的体现。华裔男性身份的女性化形成过程是和性别、种族、文化、历史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华裔男性应该和华裔女性站在同一阵营,一起对抗性别歧视和种族压迫。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有可能实现。第五章是总结。
其他文献
人际功能是语言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是指人们用语言与他人交往,用语言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影响别人的行为,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语言的人际意义能显著地反映语言
学位
多丽丝·莱辛被赞誉为是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在莱辛六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因其高产的作品和多变的写作风格深受读者以及评论家们的喜爱和关注。在2007年莱辛获得诺
《他们》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创作初期的代表作。欧茨因多产著称。她的作品类型及题材都十分广泛,并且喜欢尝试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尤以心理现实主义最为擅长。在她的作品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