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表现方式为公诉人通过审查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及相关证据材料,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所规定的处理方式,对犯罪对象所应受到的处罚类型以及处罚期限向法院提出要求建议。我国建立量刑建议制度的初始目的,是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就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过程而言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没有对量刑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关注点都集中在对犯罪嫌疑人应该处于何种罪名方面,而这个量刑的过程中是非公开的,导致了量刑过程呈现出封闭性的特点。一方面为量刑蒙上了神秘色彩,同时也使其接受度降低。完善量刑建议制度,使其运行机制合法合理,将有利于促进量刑公正、强化审判监督、提高诉讼效率。 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从基础理论着手研究,对量刑建议的定义、特征、量刑建议与量刑有何种内在联系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以对我国量刑建议制度在何种契机下产生,经历何种变化过程以时间发展为顺序通过罗列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进行重点的阐述。第四部分是对判例法国家和成文法国家中有代表性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的发展变化、法律地位、目前的运行现状进行逐一分析,总结各国有益经验以期为我国量刑建议制度完善带来启示,并希望从中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作为借鉴。第五部分从确立立法地位,完善相关法规、完善量刑建议程序、建立量刑建议实施保障机制、建立量刑建议监督机制等方面全面构建量刑建议运行机制,以期完善我国刑事诉讼量刑建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