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持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由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节节攀升也倍受瞩目。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2006年的双顺差现象的分析,从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由来,认为引起经常项目顺差的根本原因有:我国内需不足、储蓄居高不下,我国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等。资本项目顺差的产生则是由于国内受技术约束等因素需要大量引进国外直接投资,而我国企业走出去能力又不足--也即资本的“广进薄出”。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会进一步加剧经常项目顺差。双顺差对我国经济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却意味着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会制约我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会削弱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主导权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带来资产收益损失等这些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慎重对待双顺差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要妥善处理双顺差,扩大内需、推动消费是关键;同时,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合理利用外资,增强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构建完善的企业征信体系,重视进口等亦将对调整双顺差和发展我国经济发挥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