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旅游业是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增势最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被称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文化的开发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转变,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高的旅游形式,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潮流和趋势。由于文化旅游产业关联的宽广性、产业辐射的综合性等特点,已经成为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改善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传承和保护了民族传统文化。甘肃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多地域文化汇聚的省份。历史的长河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留下和积淀了深厚凝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深厚的回族藏族文化传统、浓厚的裕固蒙古民族风情、独特的东乡保安风俗习惯,造就了甘肃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浓、品位高、数量丰等特点。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民族地区逐步从一个长期封闭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文化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是甘肃省民族文化旅游业在取得发展和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利的因素和众多挑战。作为西北乃至西部重要的旅游省份,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相称,许多较高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只是停留在文化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因此,加快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价值评价,与此同时,对开发的条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体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