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纠纷中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环节多及项目施工地点分布广等特点,工程项目通常由建筑施工单位设置项目部来统筹安排施工作业。当下的建筑施工市场中,普遍存在违法分包、转包及挂靠的情况,项目经理或实际施工人以项目部或建筑施工单位名义对外从事商事活动的现象非常普遍,当交易双方发生纠纷之时,交易相对人往往通过共同起诉建筑施工单位及项目经理或实际施工人以达到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的目的,而此类案件往往会牵涉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目前我国立法对表见代理的规定较为抽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以细化表见代理的司法审判工作,各地法院总结当地司法审判经验发布的指导意见仅具有区域适用的特点。因建筑施工市场的复杂性及法律的不完善性,不同地域及不同层级的法院对此类案件存在不同的理解,故这类案件的服判率较低,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性与公正性。本文以建设工程纠纷所涉的三方当事人为思考起点,结合表见代理制度的理论成果,探析表见代理制度在建设工程纠纷中的司法适用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我国建设工程纠纷涉表见代理案件的裁判规则及争议焦点。通过阐述表见代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沿革及各地法院针对建设工程纠纷案件所发布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指导意见,揭示我国目前缺乏审理建设工程纠纷涉表见代理案件的统一裁判规则。司法实践中,通过对案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对司法审判要点进行横、纵向的比较,可发现,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此类案件数量急剧增加但息诉率低、不同地域(不同层级)的法院对此类案件的裁判思路不统一等问题。结合司法裁判案例,以三方主体为切入点,总结建设工程纠纷涉表见代理案件司法审判中常见的三个问题:其一为是否应将本人可归责性纳入表见代理的认定体系中;其二是判断代理权利外观是否足以使相对人产生合理信赖的标准存在争议;其三是应对相对人提出何种程度的注意义务要求及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更利于查明案件真相及公平裁判。第二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可归责性对表见代理认定的影响。表见代理的立法初衷是通过牺牲被代理人利益的方式以达到优先保护善意且无过失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之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被代理人置于不安的交易环境中。建筑施工单位被牵扯进建设工程纠纷涉表见代理案件中,本人可归责性原则扮演着保护被代理人不受不安损害的角色。通过对域外立法及理论的分析,及总结我国地方法院的司法审判观点,本文认为在建设工程纠纷涉表见代理案件中,应采用风险原则判断建筑施工单位是否对代理权表象的产生具有可归责性,并在司法审判中作为独立的构成要件单独对其进行评价。结合司法案例,以表见代理类型为切入点,结合行为的两种表现形式(作为或不作为),两者进行排列组合,归纳建筑施工单位在此类纠纷中常见的具有可归责性的表现形式。第三部分:建设工程领域代理权利外观类型化对认定表见代理的影响。不同的代理权外观的表征力有强弱之分,结合建设工程领域的行业特征,归纳总结静态与动态的代理权外观,并分析其对建设工程纠纷涉表见代理认定案件的影响。静态代理权外观由行为人身份、不同类型的印章、授权性文书材料、五图一牌与特殊场所、登记与公告组成。动态权利外观指项目经理或实际施工人在买卖、租赁及借贷法律关系中的行为表征。以“主体+行为”的模式进行分析,探究项目经理或实际施工人以建筑施工单位名义对外开展商事交易的法律性质,判断其行为系属于职务代理、或是无权代理,还是表见代理。第四部分:建设工程领域交易相对人善意无过失的识别与评价。“相对人合理信赖行为人具有代理权”是表见代理的核心构成要件,“善意且无过失”是“合理信赖”的客观判断方法。因“信赖合理”系属主观心理状态,除相对人本人外,他人只能通过案件中呈现的客观证据进行推断。“善意”属消极事实,应采取推定的方式,如建筑施工单位欲抗辩项目经理或实际施工人的行为不构成表见代理,则应举证证明相对人非善意,推翻原始的推定。“无过失”要求相对人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但何为“合理”?在建设工程纠纷中,相对人是在建筑施工领域长期从事交易的材料供应商、租赁商或融资出借方,应对行业习惯和行业特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借鉴法国学者米歇尔·杜提出的“在不同的客观环境苛以不同的注意义务”理论,应当对建设工程纠纷中的相对人苛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要求其注意义务达到与同行业交易相匹配的程度。相对人的信赖合理程度与本人可归责性的程度之维,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二者的动态平衡以达到互相配合、互相影响的作用,在准确地、公正地认定表见代理中起到关键作用。第五部分:完善建设工程纠纷涉表见代理案件司法裁判的建议。立法上,未区分表见代理在民商事案件中的适用问题。因此,首先提出采用经营者身份作为此类案件裁判的参考依据,及充分发挥权利表象规则在司法审判中的指导作用。其次,规范此类案件的司法审判细则,规定相对人合理信赖的时间节点从合同磋商之时起,至相对人履行完毕合同义务之时终止。提出“四步法”裁判方案:审查基础法律关系,审查行为人是否具有有权代理的表象,审查相对人是否尽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审查被代理人是否对代理权外观的产生具有可归责性事由。最后根据举证责任的分配原理及建设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此类案件中建筑施工单位与交易相对人的举证责任,由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举证本人不具可归责事由及相对人并非善意,由相对人负责举证客观上存在代理权外观及自身无过失。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债券融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商业银行金融债券是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商业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受到债券市场参与者的关注。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宏观经济发展、经济政策变化以及监管力度的不断加深,导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波动性也不断加大,不确定性增强。商业银行金融债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益
学位
5-羟甲基糠醛(HMF)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替代化石燃料的多种增值衍生物。果糖是制备5-HMF最直接的原料,由果糖制备5-HMF反应的产率高、选择性好。超声能提高产物产率、加快反应速率甚至完成常规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本文将超声应用于果糖脱水转化5-HMF的反应中,以接枝铝的SBA-15分子筛为催化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对超声强化果糖脱水转化5-HMF的合成工艺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同
学位
氧化锆陶瓷由于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损、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与牙齿颜色接近等特点,被广泛用作齿科修复材料。传统陶瓷制造工艺加工成本高、周期长,限制了氧化锆在齿科修复领域的应用,而陶瓷3D打印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克服了这一难点。微流挤出成形是一种挤出陶瓷3D打印技术,具有定制化、快速成形和设备成本低等优点,但挤出3D打印陶瓷零件存在致密度低和性能较差等问题。烧结是制备高性能陶瓷的关键,好的烧结工艺可以使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预处理后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来源外泌体对人淋巴内皮细胞系(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HLECs)增殖、迁移、成管能力的影响,初步探索其促进淋巴管生成机制的研究。方法:(1)Tca8113缺氧预处理:利用三气培养箱(94%N2、5%CO2、1%O2)培养Tca8113细胞模拟细胞缺氧,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学位
目的:选取国内外不同品牌的传统、高透、超透型牙科氧化锆产品,对不同品牌不同种类氧化锆材料的半透明度、三点弯曲强度、粘接强度进行比较,旨在评价牙科新型牙科氧化锆材料的临床性能,并为其更好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与指导意见。方法:1.半透明度实验:实验组1为高透氧化锆:LavaTM Plus(LP)、X-CERA SHT(XTH)、SHTC(SHTC);实验组2为超透氧化锆组:LavaTM Esthet
学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能源生产和消费有序地向低碳节能、清洁高效转变,青海省于2022年12月出台的《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更加明确了青海省未来经济社会转型的目标和方向。本文从国内外碳排放的现状、实现碳达峰的路径等角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并查阅了青海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以期对青海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有所借
期刊
自从Cas12a蛋白被发现具有反式剪切能力以来,研究人员们开发了多种基于Cas12a的检测方法,实现了目标物的简单、快速、超灵敏检测。然而,基于Cas12a的传感方法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有待研究的问题:(1)由于Cas12a对目标物的识别是基于核酸碱基配对原则,因此极少被应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2)目前,大部分的方法都需要借助额外的核酸扩增技术以实现痕量靶标的灵敏检测,其检测过程不仅操作繁琐,还可能会
学位
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旨在维护交易安全,保障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表见代理是否要考虑被代理人即本人的归责性一直存在严重分歧,立法者对被代理人可归责性是否作为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未明确表明采取何种态度。司法实践中,对于表见代理的认定问题也没有形成具体、统一的适用标准和意见。故本文对涉及表见代理构成要件的98份法院裁判文书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法院在表见代理案件中对表见代理构成要件和本人可归责性要件的裁判思路及
学位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质,理应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值得重视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共同”(2014年9月,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