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古代的上皇现象研究(968-1759)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c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皇现象是越南古代存在的一种政治传统与历史现象,学界对其的关注长期集中在陈代一朝,尤以对陈朝的上皇制多有研究。本文以越南历代的上皇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对越南的上皇现象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与认识。本文首先从历史的横向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古代汉文化圈为大的历史背景,阐述了上皇现象在古代汉文化圈内的内涵与起源,并分别概述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四国的上皇现象,明确越南上皇现象在汉文化圈内的发展水平与历史地位。之后,则是以历史的纵向发展顺序为主轴,论述上皇现象在越南的发端、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上皇现象在越南初步兴起的历史时期,从公元968年丁朝建立一直持续到1225年李朝灭亡。这一时期,中国的上皇概念逐渐为越南统治者所接受,由此产生了越南早期类于中国的上皇现象。第二阶段是上皇现象在越南发展和兴盛的历史时期,从1225年陈朝建立一直持续到1407年胡朝灭亡。在这一时期,随着上皇制的形成与确立,原先散发的上皇现象逐步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由此产生了陈胡时期所特有的制度化的上皇现象。该现象的出现表明:从中国传入的上皇概念此时开始同越南的政治实际相结合,逐步实现了上皇现象在越南的本土化。第三阶段是上皇现象在越南继续发展和逐步消亡的历史时期,从1407年后陈建立一直延续到1759年越南最后一位上皇黎懿宗去世。这一时期的上皇现象与陈胡时期相比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上皇现象的制度化特征消失,除了莫登庸上皇以外,这一时期的历代上皇的权力和职能都大为缩小,开始由掌握实权的统治者转变为无权的政治傀儡。由此,上皇现象在越南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日益下降。到上皇黎懿宗去世以后,上皇现象彻底退出了越南的历史舞台。从总体上而言,越南上皇现象主要有如下历史特征:第一,越南上皇现象在保留了中国上皇形式的同时发展出了自身的本土内涵。第二,上皇长期掌握国家大权。第三,上皇频繁参与到国家的对外交涉活动中,从而形成所谓的“上皇外交”。第四,上皇现象在越南一度实现了制度化。从公元1129年越南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上皇崇贤侯上皇出现,到1759年越南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上皇后黎懿宗去世,上皇现象在越南存在了近630年的时间,对古代越南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外交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作用与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上皇现象在越南的长期存在促进了越南王权的巩固与强化,从而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越南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看,上皇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因皇位继承或改朝换代带来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从而有利于越南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从对外交涉的角度来看,由上皇现象所衍生出的“上皇外交”成为古代越南对外交涉(尤其是对中国交涉)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使得越南在维系对外邦交(尤其是中越宗藩关系)的同时得以最大限度的维护其国家根本利益和重要诉求。
其他文献
妇女地位问题是妇女问题的核心,而妇女家庭地位则是妇女地位问题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婚姻生育状况、
受上游水库蓄水拦沙、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河道采砂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三峡水库的入库水沙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水库淤积量大幅度减少。根据实测资料,本文分析了蓄水以来
不少学者通过对美国语言政策的研究认为,美国社会对英语以外的语言采取的是宽容态度。这一观点忽视了美国政府的自由民主管理模式。运用福柯的治理理论分析可知,美国对语言的
<正>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
会议
中国古代送别诗中常见意象有寒蝉、孤雁、孤蓬、长亭、杨柳、夕阳、酒、水、秋风、落花、黄叶等。这里我们想拈出其中有代表性的意象——水,对诗歌加以赏析。水,是中国古代送
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的出台和上海、南京、北京、内蒙古等地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云计算产业已成为我国各地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达到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显著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成功开拓国内外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科教等事业发展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自身求得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
在新课程下,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应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激发每个学
中职学校化学实验条件差、设备仪器不足,中职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针对上述情况,中职化学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进行和加强家庭实验的研究,将家庭趣味实验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