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祭祀建筑是由服务于人类群体的精神性活动发展而来,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类型中十分特殊和重要的一支。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规律逐步被科学所解释,因而祭祀建筑也偏离了原有的神圣性,向世俗性转变,当代社会中,其主要作用在于纪念历史、缅怀先人、启迪当代、教育后人。当前社会建筑技术的手段不断创新并伴随着商业的膨胀,传统的建筑类型在当代社会的要求中扮演何种角色,其建筑方法和理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如何继承与应用,是本文关于祭祀建筑纪念性表达探索的核心背景。本文以对社会大众具有普遍精神领导作用的祭祀类建筑为研究基础对象,通过对前人理论研究和设计成果的分析归纳,并参考借鉴相关题材的文献和建筑作品,由理论分析、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三个方面切入,试图对此类祭祀建筑中的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方法做出系统性归纳。并以神农架祭祀大殿为例,探索当代祭祀建筑中纪念性空间的具体设计方法。在文章结构方面,本文首先在分析中国祭祀建筑的历史特点与当代走向的基础上,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对祭祀活动和祭祀建筑的当代要求和作用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从传统祭祀类建筑的功能结构、空间组合、形态意境方面对其纪念性内涵和表达方式进行解析。最后依据祭祀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提炼传统要素的传承和变化,进而从选址环境、空间序列、造型空间、氛围营造多个方面总结祭祀建筑中纪念性表达的设计方法,并以实际工程地形为基础进行方法检验,立足于实践探索,希望对当代祭祀类建筑中纪念性的表达创作有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