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浪潮也在不断地推进,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近年来,媒体快速发展,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开始关注媒体对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双重代理成本视角出发,以期能达到以下目的:第一,研究我国媒体报道是否对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产生影响,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加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相结合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探寻媒体报道的治理路径。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机制,通过什么途径影响上市公司,如何能将媒体的治理作用发挥的更好,需要研究。第三,通过研究针对不同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以及在不同媒介环境下,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从而分析如何使媒体报道更好发挥其治理作用。 本文首先总结分析媒体报道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文献,提出相关理论基础,即委托代理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声誉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接着选取2010-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媒体报道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媒体报道对不同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媒体发展地区,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有何差异。本文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章节为引言。本章是对全文进行了整体概述,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等,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章节为文献综述。首先,收集了学者们对媒体报道在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方面的文章,为媒体报道是否能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提出依据。然后,分析和总结学者们对代理成本问题的研究。最后,分析总结媒体报道对代理成本影响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节为理论分析。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分别介绍媒体报道的概念、代理成本的分类等。接着,分析委托代理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声誉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媒体对代理成本发挥作用的影响途径。 第四章节为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根据第三章的理论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个相关的假设,并且选取2010至2013年的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变量定义,搜集数据。数据来源主要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锐思数据库,媒体报道的数据则是手工收集八家财经新闻报纸。将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用于衡量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产生的代理成本,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例用于衡量大小股东之间产生的代理成本。然后结合相关,构建相应模型。 第五章节为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以实证的手段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运用Excel2007和STATA11.0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及稳健性检验等。 第六章节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通过实证研究结果分析,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并且通过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及本文的不足,对未来的展望等。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媒体报道越多,那么上市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两类代理成本越低。(2)媒体报道的上述治理作用在第一类代理成本问题中表现更强。由于管理层受到媒体报道的声誉机制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媒体报道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影响更为显著。(3)相对于国有企业,媒体报道越多,越能降低非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国有企业通常受到政府的保护,因此媒体报道对其违规行为监督作用更弱。(4)在媒体发展环境较好较自由的地区,媒体报道对代理成本的影响越大。因为在高媒介环境下,信息流通性更强,媒体新闻更加及时、真实,促使管理层与股东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以及违规行为,从而充分发挥媒体报道的监督治理作用,缓解代理成本问题。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起到了重要的公司治理作用,通过监督治理上市公司,达到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