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QED中双原子纠缠的耗散制备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p_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信息是在量子光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学科。量子信息领域的主要方向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雷达,量子博弈等。由于目前量子信息领域正在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如何有效地制备量子纠缠态,如Bell态,W态,GHZ态,成为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一项艰巨但有吸引力的任务。作为量子信息中地位尤为重要的量子纠缠态之一,贝尔态(Bellstates)是众多科学研究人员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及方案的实现载体。本文中,我们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量子通信中的纠缠态的耗散制备的方案的设计。  腔量子电动力学(腔QED)系统中的噪声有:原子自发辐射,腔模泄露等主要耗散因素,这些都是研究者们设计方案时需要认真考虑的。由于基于传统的幺正动力学过程制备量子纠缠态的方案无法避免这些系统固有的耗散因素,因此,传统的方案有保真度低,制备出的纠缠态容易受到环境所导致的退相干的影响等缺点,所以这种传统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中,我们所考虑的是如何将耗散过程加以利用,进而设计出基于两个相同的Λ形三能级原子以较大保真度来耗散制备原子纠缠态的理论方案。物理原理是,我们将原本有害的原子自发辐射耗散、腔模泄露耗散,通过耗散动力学过程转化为有利因素,进而有效提升了保真度的最大值。  本文主要内容包含: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原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描述,腔QED中双原子纠缠的耗散制备的广义模型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腔模驱动和激光场驱动实现的对贝尔态的耗散制备研究;有效算符的来源和具体应用分析以及腔QED中双Lambda形三能级原子贝尔态的耗散制备研究。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不同参数的大小对布居数的影响分析以及光子数的动态变化分析。  我们通过耗散动力学过程所制备的原子纠缠态——贝尔态,具有保真度大,制备时间短,不易受环境影响的优点。并且本文中所提出的实验方案在实际的实验中是可以实现的,当方案中的参数来源于当前的实验时,所给出的保真度仍然可以取得比较高的一个数值。该方案为量子信息领域中如何有效进行纠缠态制备提供了一个新的、有着本质不同的思路。由于方案的简便性,该方案也适合在实际操作(如冷原子系统,以及固态量子设备等实验平台)中加以实现。
其他文献
引力子是传递长程引力作用的媒介子,由于在实际观测中难于探测该粒子,因此到目前仍未知其是否真正存在。研究引力子与标量粒子、旋量粒子、矢量粒子这类所谓的引力子Compton散
期刊
该文主要讨论了在多量子通道和一般的Bell基联合测量下,实现任意多粒子量子态的隐形传态的理论方案.计算并分析了四量子比特海森堡模型中相隔粒子间的量子热纠缠.在新兴量子
自1998年白光LED开发成功以后,由于它在照明领域的潜在市场,使得人们对白光LED的研究十分关注.目前利用LED实现白光的方法,国际上比较活跃的是采用荧光粉转换法.随着研究的深
在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的实现过程中,量子纠缠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量子纠缠是存在于两体及两体以上量子体系中的一种量子属性。现在,这种量子属性已可以用于量
(A)[B]2O4尖晶石型铁氧体是重要的磁性材料,在多个领域均有应用,例如,电子器件、磁记录介质、生物医学等。每个尖晶石型铁氧体的单胞中,有24个金属阳离子,填充在面心立方密堆积排列的氧离子间隙中。其中有两种间隙位置:四面体位和八面体位,或称为(A)位和[B]位,因而(A)位间隙小于[B]位间隙,并且(A)位与[B]位周围氧离子的电荷比值为2/3。其中,阳离子可以为Ti、V、Cr、Mn、Fe、Co
激光器和激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科技、军事、经济等研究领域.在各种不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激光器正在向固态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体积小、重量轻、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
光纤数字全息术把光纤应用于数字全息术,省去了普通全息术中必不可少的各种反射镜、扩束镜等分立光学元件,使系统更加简洁、紧凑、灵活,扩大了全息术的应用范围.该文从理论和
超短脉冲激光光源因其在物理、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一个前沿性的课题.光纤激光器由于其固有的能量转换效率高、结构紧凑和可靠性高等优点以成为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