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器官或组织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器官衰竭的主要手段,由于自体移植会对供体自身造成创伤,研究者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人工合成组织替代物,近年来通过组织工程制备符合人体生理要求的组织替代物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组织工程早期采用静态培养的方式,但这种培养方式导致细胞只能在支架边缘存活,采用灌注培养能够促使更多的种子细胞进入支架内部,从而实现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均匀增殖。目前,已有学者对组织工程体外灌注培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官或组织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器官衰竭的主要手段,由于自体移植会对供体自身造成创伤,研究者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人工合成组织替代物,近年来通过组织工程制备符合人体生理要求的组织替代物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组织工程早期采用静态培养的方式,但这种培养方式导致细胞只能在支架边缘存活,采用灌注培养能够促使更多的种子细胞进入支架内部,从而实现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均匀增殖。目前,已有学者对组织工程体外灌注培养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对细胞在支架中运动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有限元手段研究细胞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内部的运动情况。工作分为三个方面:(1)二维灌注模型的建立及计算。使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细胞与微流道模型,对细胞悬浮液注入微流道的过程进行仿真,讨论灌注速度改变对流场及细胞在微流道中的运动情况、应力、应变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道中的流场分布均匀;在速度成比例的条件下,细胞位移也遵循相应的比例变化;灌注速度增加会使细胞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细胞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均在安全值范围内,不会出现破坏。(2)三维细胞与多孔支架复合物模型的建立。构建细胞与多孔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孔隙率相同、孔型不同(方形孔和球形孔)的多孔支架,对多孔支架中的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多孔支架中的流场分布均匀,方形多孔支架连通域的流速比球形多孔支架中连通域的流速大。(3)细胞在多孔支架中运动的计算。对细胞在孔隙率相同、孔型(方形多孔支架和球形多孔支架)不同的支架中的运动情况展开计算,研究细胞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应力、应变的随灌注时间的变化,并对后续灌注仿真计算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细胞在球形多孔支架中的位移比方形多孔支架中的位移大,在方形多孔支架中所受的剪切应力比在球形多孔支架中大。计算结果均在生理范围内,细胞不会发生破裂,但可以预测细胞在方形多孔支架中更容易达到破坏。在相同灌注条件下,球形多孔支架比方形多孔支架更适合用于体外灌注培养。在体外组织工程产品的细胞种植过程中,利用灌注技术促使悬浮细胞不受损伤地进入多孔支架内部。孔型的改变对细胞进入的深度有一定影响,在相同灌注条件下,球形多孔支架比方形多孔支架更适用于动态培养。
其他文献
生物组织材料的特性一直是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等领域研究的热门和重点问题。随着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生物材料的特性对于研究生物组织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生物组织材料的图像灰度、密度和其力学性能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可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的众多研究领域中,如在生物在体、离体组织的力学性能分析,生物组织有限元建模和分析,组织损伤与康复等领域。本文着力于研究生物组织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密度以及图像灰度之
硬组织植入体虽已用于临床,但骨整合能力仍显不足。植入体周围血管生成是成骨和骨整合的先决条件,因此通过提高植入体周围内皮细胞的成血管能力促进骨整合受到广泛关注。巨噬细胞作为生物体重要的免疫细胞,现已被证实它在血管生成中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缺氧的微环境可稳定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分泌,诱导血管生成。然而,作为细胞间通讯的新型载
皮肤损伤是人类甚至动物身上最为常见的外科伤口之一。加速伤口愈合、改善愈合效果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目标。当前伤口敷料行业面临着治疗理念革新和产品迭代加速等多重考验,基于湿性愈合理论的伤口敷料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干性敷料,敷料发展逐渐趋于多样化、仿生化、定制化。然而,目前的伤口敷料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力学性能与伤口创面不匹配、抗菌时间不足、透气性差、容易造成二次感染,距离成为理想伤口敷料尚有差距。从基础研究和临
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逐年提升,迫切需要一种高性能、对人体无害的心血管支架材料。镁合金由于其低密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优异的力学相容性等特点,被认为是理想的心血管支架材料。但镁合金在人体内的降解速率较快,如何在体内服役期间保证其力学完整性,成为镁合金心血管支架走向现实应用的难题。因此如何提高镁合金在人体的耐腐蚀性能,降低其降解速率,成为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为实现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组织器官的替换,寻找一种合适的生物墨水来进行三维构建以打印组织器官的替代物势在必行。GelMA水凝胶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活性良好的生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墨水的打印。但是该生物墨水打印的结构力学性能并不优异,因此需要改善其力学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以便用于人工血管材料的打印。通过将ODMA插入GelMA中可使ODMA-GelMA水凝胶变得更有韧性、更有弹性。本
细胞在损伤修复、癌症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的铺展与迁移变形都开始于局部的细胞骨架蛋白、力学、形态学改变,并且始终紧密联系。细胞边缘区域具有活跃而显著的变形,是体内、体外的微环境条件细胞感知微环境改变并做出响应的最直接表现之一。这一过程综合了细胞内骨架蛋白及其调节蛋白、细胞力学性质、细胞结构与形态、细胞外基质特性等诸多环节的调控。体内细胞在生长、迁移、分化的过程中,均需要调节边缘以适应体内微环境和生理特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运动有重要作用。由于膝关节常承受数倍于人体重量的负载,所以膝关节亦是人体中最易受损的关节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治疗膝关节严重损伤的有效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的临床治疗中。尽管患者对膝关节置换术的满意度颇高,但术后胫骨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往往会导致假体失效,患者因此必须进行翻修手术。植入假体与植入部位骨的刚度差异过大,导致在植入假体周
圆锥角膜是一种角膜扩张性疾病,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角膜是一种典型的承载组织,在眼内压的作用下角膜主要承受拉伸和剪切载荷的作用。圆锥角膜局部组织变薄、结构破坏、材料性能降低,导致角膜内部应力发生重新分布。多种炎性因子在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组织、细胞及泪液过度表达。miRNAs作为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与角膜的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miRNAs还与转录因子KLFs相互作用参与炎症介质的表
关节软骨是人体关节部位承担支撑、缓冲以及润滑的重要组织。其基本结构由表面的透明软骨层、中深层的钙化软骨层及软骨下骨层构成。相关数据表明,关节软骨损伤在关节疾病中具有极高的比重。而天然软骨内部营养供给困难,软骨细胞增殖能力较弱,这使其在损伤后难以自我修复生长。目前应对软骨损伤的主要方法仍旧为药物治疗及临床治疗,损伤部位难以再生修复,治疗效果较差,恢复期长且手术痛苦较大。因此对人工软骨的研究成为当前研
恶性肿瘤即癌症仍是目前难以根治的疾病,恶性肿瘤的无限增殖和极强的转移特性是其致命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生命健康。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近十几年来研究应用的仅有的几个新型肿瘤分子标志物之一,可用于癌症检测,确诊和预后监控。但是基于抗体分离技术的临床应用因为不同细胞的靶抗原表达的异质性和差异性而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组织工程学的进一步完善,许多纳米材料的研究已经逐步应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