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光谱法在肿瘤检测及材料原位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红外光谱法在肿瘤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一、中红外光谱法快速、无创检测肿瘤  1、通过中红外光纤光谱法原位在体检测了涎腺肿瘤患者病灶部位的体表皮肤,发现涎腺肿瘤病灶部位与正常涎腺对照位置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以及涎腺良、恶性肿瘤病灶部位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在峰形、峰位和相对峰强比上都有明显差异,我们运用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通过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的诊断模型,此模型中入选的红外光谱参数包括I1740/I1550,P1240和P1160;判别公式如下:L=6.326x1-0.085x2+0.079x3+12.409(其中x1,x2,x3依次为上述参数),在训练集中,交互验证的红外光谱判别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达84.1%。此外,我们还建立了通过体表皮肤的红外光谱鉴别腮腺肿瘤与正常对照腮腺的诊断模型,在此模型中入选的红外光谱参数包括I1460,I1400和I1740/I1550,判别公式如下:L=1.422x1+4.047x2-2.533,在训练集中,交互验证的红外光谱判别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达84.4%,这些诊断模型的建立可为将来中红外光纤光谱法真正应用于临床检测、诊断肿瘤奠定基础。  2、通过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的ATR方法对冻存离体的脑肿瘤组织进行了检测,发现不同类型脑肿瘤组织的红外光谱以及同一类型恶性程度不同的脑肿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运用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红外光谱法鉴别脑膜瘤与神经鞘瘤的诊断模型,此模型中入选的红外光谱参数包括I1460/I1400,P1160和P1300;判别公式如下:L=2.762x1=0.090x2+0.312x3-247.859,在训练集中,交互验证的红外光谱判别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92.2%。此外,还建立了红外光谱法鉴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与神经鞘瘤的诊断模型,此模型中入选的红外光谱参数包括I1460/I400,P1240和P1300;判别公式如下:L=4.589x1-0.102x2+0.318x3-262.259,在训练集中,交互验证的红外光谱判别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达89.2%,实验结果说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的ATR方法可以发展成为快速、准确诊断脑肿瘤的新方法。  二、尿液中肿瘤标记物的探索性研究  通过逐级萃取的方法将肿瘤患者和正常志愿者冻干浓缩后的尿液进行初步分离,然后采用紫外、荧光和红外对不同尿液萃取物进行分析,发现胃壁囊肿患者尿液的不同萃取物之间存在差异,此外,不同病例(胃癌、胃壁囊肿)和正常志愿者尿液萃取物之间也有所不同。由红外和核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病例(胃癌、胃壁囊肿)和正常志愿者的尿液代谢物存在着差异,并且在尿液萃取物的红外光谱中发现了某些生物分子的信息(如肌酸酐、腺苷和尿嘧啶等),因此,逐级萃取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具有复杂成分的尿液初步分离富集,与红外等定性测试方法结合,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研究尿液肿瘤标记物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二部分(第五、六章):分子光谱法在材料原位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一、中红外光纤光谱法原位监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  我们将自行研发的中红外光纤附件与红外光谱联用形成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纤光谱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液相反应体系和固液反应体系。在液相反应体系中,监测了环烷酸及磷酸二(2一乙基己基)酯系列萃取剂皂化时微乳形成的过程,了解了皂化环烷酸和磷酸二(2一乙基己基)酯系列萃取剂时微乳液的形成机制;在固.液反应体系中,监测了邻苯二甲酸与氯化铕的配位反应过程,探索了稀土络合物的生成过程及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发现邻苯二甲酸与氯化铕在近中性条件下发生弱的相互作用,这一现象在以前的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此外,我们还通过中红外光纤光谱技术研究了乙酰丙酮与不同金属离子(氯化铜和氯化钙)在乙醇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发现乙酰丙酮与氯化铜在乙醇溶液快速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与氯化钙在乙醇溶液中则发生较弱的相互作用。因此,中红外光纤光谱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原位实时监测化学反应过程的新方法。  二、氟化钡为固定相的原位法TLC-FTIR的应用研究  我们采用氢氧化钡和氢氟酸通过直接沉淀法合成了对中红外光透明的、纳米级的氟化钡,以自制的氟化钡取代常规的硅胶和氧化铝作为层析板材料,避免了传统TLC固定相在中红外区强的光谱干扰,实现原位法TLC-FTIR的联用。通过自然展开沉积法制备了平整、均匀、有一定机械强度的BaF2薄层板,并进行了应用研究,发现能够对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有颜色)及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胍(无颜色、无紫外吸收、无荧光)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并且红外光谱作为“检测器”进行了很好的鉴别。结果表明,氟化钡作为一种新型固定相具有一定的层析分离能力,而且氟化钡在中红外区是透明的,不会干扰样品的红外光谱测定,因此,氟化钡作为新型的固定相能够达到原位法TLC-FTIR联用的要求。  三、金属氧化物无机颜料的合成  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法,采用尿素为燃烧剂,合成了掺杂不同着色离子(如Fe、Co、Ni、Cr等)的氧化铝无机颜料,通过改变预热温度、掺杂量等可获得不同颜色的产物,并通过XRD表征了合成产物的晶形,发现在700℃的起始温度下,掺杂少量的金属离子可以合成晶型较为完善的α-氧化铝无机颜料。将自制的无机颜料以5%的含量与高分子材料(聚丙烯和尼龙)共混,发现二者着色性较好,但在聚丙烯中的颜色要更优于尼龙,说明无机颜料在不同的高分子基质材料着色性有所差异。  四、参加了科技部支撑计划的部分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中职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中加强对支架理论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写作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更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授课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更加重视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在课改之前,初中英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哑巴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句型、语法知识,但在
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重构了乡村文化,创造了新的革命文化,使胶东农民在文化上翻身做了主人,在此过程中,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狭
高分子滤膜以其优良的机械性能,易加工性能和经济性已成为滤膜研究开发的主流方向。通过接枝功能性单体,将特定功能基团引入高分子滤膜是开发新型功能滤膜的简单可行途径。传统
近年来,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大气颗粒物因其不良的健康效应及对能见度、气候变化等的重要影响,成为大气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大气颗粒物对
现在很多学生对英语课不感兴趣,甚至厌烦上英语课。在英语课上发呆、讲闲话、睡觉等等做与上课无关的事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令部分英语教师觉得束手无策,甚至无奈,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说说如何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的前提  经常听到有同行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不够聪明,上课不认真等等。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看来,文综首先要背,背是必要条件,但是理解后再背是比较有意思的,而且如果自己比别人背的好就特别有成就感,然后就更愿意去背.rn熊轩昂比
期刊
杯芳烃是继冠醚、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由于其空腔尺寸可调、构象多变,易进行化学修饰,并由此引起性能显著改变的特点,已在分子识别、环境化学、药物运载、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目前最高效率达到了12.3%,其优越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光电阳极材料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本论文主要是研究不同TiO2纳米结构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运用连续吸附反应法和化学腐蚀-沉积法,用ZnO/FTO(氟掺杂氧化锡)多孔纳米片为模板,制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