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评估的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故障监测系统设计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风机是污水处理厂的曝气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随着节能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以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逐渐代替罗茨鼓风机。为了保证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能够安全稳定的高速运行,避免发生重大的设备故障,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能及时监测设备故障的发生,对发生的故障做出合理应对方案。目前,故障监测及诊断系统能够很好地监测运行中的高速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但是,还没有适用于以空气轴承作为转子支撑系统的离心式鼓风机的故障监测及诊断系统。因此,本文基于此现象设计了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振动故障监测系统,对保证离心式鼓风机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对75k W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结构及性能参数进行了介绍,对空气动压箔片轴承、叶轮、永磁同步电机等关键部件的结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轴承-转子系统的不平衡、不对中、碰磨等几种常见的轴系故障,并对其故障机理和故障特征进行了汇总。现有的时域振动信号分析法和频域振动信号分析法无法分析非线性、非平稳的振动信号,因此,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对轴承-转子系统的故障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在使用EMD法的过程中发现EMD法存在着模态混叠、端点效应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分析振动信号,通过对比EMD法和EEMD法分解仿真信号的结果,发现在抑制模态混叠的问题上,EEMD法更有优势。(2)利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和USB-4432采集板卡采集轴承-转子系统正常、不平衡、不对中、碰磨、不平衡+碰磨、不平衡+不对中等六种故障状态下的振动信号,分别用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发、EEMD分析法分析这六种故障状态振动信号,并提取了各种故障状态下特征。以本征模态分量(IMF)的能量特征、EEMD能量熵结合振动原始信号的工频对应的幅值组成轴承-转子系统故障特征向量,达到使特征向量降维和提高分类效率的目的。(3)基于Lab VIEW图形化应用软件,搭建基于健康管理的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的监测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及分析模块,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故障识别模块。为了能监测离心式鼓风机运行状态,利用传感器及采集板卡采集鼓风机的转速、电机温度、出口气体流量、温度和压力以及轴系振动故障信号并进行分析,进而获得此时离心式鼓风机运行的状态。根据此前提取到的六种转子振动故障特征向量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对比它们的分类精度,得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更适合离心式鼓风机故障识别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Lab VIEW script节点调用MATLAB软件实现故障识别功能。以轴承-转子系统的正常状态以及不对中状态为例,验证故障监测系统的各项功能,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很好的采集并分析鼓风机性能参数信号以及转子振动信号,且成功实现性能参数阈值报警和转子故障报警功能。
其他文献
中国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是一重要研究课题。临干道步行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居民日常活动的载体其环境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其受到交通噪声的严重干扰,影响品质的提升。以临干道的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大连市3个典型的研究样本,分别代表临干道商业、生活性、混合式步行空间,运用声景问卷调查与城市要素采集的方法对22个测点进行实验调研,共获得504份有效问卷及相关城市要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空间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建筑师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不断探究建筑空间细节,剖析建筑构成元素,实现建筑空间的多义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线性联系空间,作为一种建筑空间类型和元素广泛根植于现代建筑中,并由单一性的线性附属功能空间逐步发展成为复合性的建筑构成元素。同时,其所构成的多元复合性场所激发了人们的生活体验热情,使人、生活及文化达到和谐统一,也为
学位
在瑞吉欧教育理念中,教学空间被视为除师长、同学之外的“第三位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时期教育理念、城市环境限制以及经济政策影响,其发展呈现阶段性特点。因此,面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对当下住区配建小学教学空间的教学模块、教学空间组织、内外空间整合策略的研究,是对既有的中小学设计研究的扩充,对基础教育空间设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关于教学空间变革与中
学位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的传统村落发展与转型带来了契机。与此同时,乡村经不断的发展、人口结构产生新的变化、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介入,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乡村和村民生活都发生改变,当下的传统村落空间已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村落空间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村落空间的更新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鲁东南地区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其依托独特的地理、历史、人文风貌特
学位
当前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发展趋势,而中国也处在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截止到2021年11月,中国60岁及以上人数约为26402万人,占全国人口18.70%,预估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也将达到三成以上,同时中国失能老人数也在高速增长,以上种种趋势都促使着中国的老龄化事业高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养老设施建造时间较为久远,且多为改建或扩建而来,随着时代不
学位
工业4.0是一种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新型生产模式,极大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新时代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方向,旨在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提升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建设职教强国、建设技能强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提升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提升为深化产教融合和推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
期刊
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然而城市化带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也使得城市老年居民面临日益严重的心理亚健康等一系列健康挑战。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和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从建成环境优化的视角探索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规律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我国在各地开展的既有住区环境更新实践,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新冠疫情爆发后,老年人
学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放缓以及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日常生活场所的民族地区城市集市空间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并迎来了新的发展环境。民族地区城市集市空间既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又作为多数外地游客向往的文化体验场所,现有的空间环境显然无法满足当下多元化的使用需求。面向多元需求环境的适应性更新成为了民族地区城市集市空间发展的必要趋势。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水上市场空间作为具体分析研究对象,
学位
古城承载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近几年国家重视历史古城建设,保护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现阶段仍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古城的特色不够鲜明,更新后的发展缺乏活力;二是古城为迎合旅游型经济发展,在保护中不分主次地展示遗存,导致历史文脉整体性缺失。庄河城山古城是东北地区少有完整保存了高句丽文化的历史古城,遗存较为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但多年来的保护建设却存在历史时代认同感低、单体要
学位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显著。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气候区划中的严寒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寒风侵袭严重,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物质需求的不断增高,提升东北严寒地区冬季住居舒适度成为重要课题。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居住环境的不断重视,提高东北严寒地区乡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成为迫切性问题。风环境作为影响人居环境舒适度最直接和显著的因素,其作用机制值得研究。寒风侵袭尤其是冬季寒风对于东北严寒地区乡村有着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