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换挡品质主客观评价一致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j_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变速器换挡性能的好坏一般用换挡品质来表示,DCT的换挡品质影响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表现,与驾驶员驾驶感受密切相关。换挡品质评价方法是DCT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的提升至关重要。关于换挡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其中表征换挡品质的客观指标与主观评分之间存在关联,主客观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是提升自动变速器产品性能的重要依据,换挡品质评价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主客观评价结果,本文对DCT换挡品质主客观评价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的本质是建立换挡过程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的关联。首先分析国内外换挡品质主观评价方法,建立换挡品质主观评价体系并设计主观评分表,同时考虑换挡过程中性能参数的变化建立客观评价指标。试验设计考虑两种升挡工况与不同的人群,对换挡过程中车辆总线数据进行采集,数据经预处理及模型计算提取出客观评价指标。换挡品质评价试验结果包含驾驶员的换挡客观评价指标与十分制的主观评分值,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发现驾驶员个体差异会影响主观评价结果,选择研究不同驾驶风格对换挡品质评价过程的影响。其次,不同驾驶风格的驾驶员对DCT换挡性能的关注点存在差异,得到准确的一致性分析结果之前应对驾驶员按照驾驶风格进行分类,构建灰色白化权函数建立灰色变权聚类模型,将油门开度b、油门开度变化率(35)b、最大加速度amax三个数据作为一组输入,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将试验人员分为激进型、适中型、保守型驾驶员三类,同时建立驾驶员驾驶风格辨识模型。然后分析主客观评价结果的相关性以判断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计算各客观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以剔除重复指标精简数据,分别得到对主观评分影响较大的客观评价指标;针对三类不同驾驶风格的数据分别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分析,基于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试验数据挖掘,不同驾驶风格驾驶员的主客观评价结果作为机器学习样本,通过模型训练获得网络的权值和偏差参数,建立DCT换挡过程中客观指标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的关联。最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DCT换挡品质主客观评价一致性模型,该模型为多输入单输出系统,以换挡过程中的各客观评价指标为输入,代替驾驶员对DCT换挡过程进行评测。结果表明:模型输出结果的误差较低,该研究方法可对DCT换挡过程的个性化、智能化标定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从数字水印信道的特点出发,将各种纠错编码(error correcting coding,简称ECC)应用于水印的嵌入与提取中,并通过构造函数的方法构造出统一的综合码率进行有效的对比.实验证明了该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外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号召,内有提升学生诗词阅读素养的要求,而现实中学生与古诗词的“相逢”却略显尴尬。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感情含蓄委婉,学生解读诗词的能力较为薄弱,因而难以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导致对诗词学习兴趣下降,无法体会诗词的古典韵味和文化魅力。这时,互文性的引入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新角度新视角,不但能够丰富古诗词教学内容,还能提升
考察了一类非线性Sine-Gordon方程的全离散谱方法,构造了“Leap-Frog”谱格式,用有界延拓法证明了该格式的收敛性,并给出了误差估计,截断误差是二阶的.该格式是显格式,较隐格式或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