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韩国都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参与国,两国要素资源互补,文化传统相近,地理位置相邻,为两国间农产品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中韩农产品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12月,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协定中包含了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关条款。2019年底以来,中韩两国积极着手《中韩经贸合作发展规划2021~2025》的编制工作,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的谈判,以促进两国贸易合作再次升级,中韩农产品贸易迎来了新的契机。2018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已经达到54.06亿美元。但是,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目前仍存在出口贸易规模增速减缓,出口结构不够完善,农产品出口受到卫生检验检疫措施影响较大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待开发潜力,积极调整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并采取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的积极、有效措施具有现实意义。论文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从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出口贸易发展特点方面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展开研究;测算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以及出口相似度;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选取2002~2018年间中国与17个农产品贸易伙伴国(包括韩国)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别从总量和产品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贸易理论、实证分析结果对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提出对策建议。通过论文研究发现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中加工类农产品占比持续增大;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集中,2018年食品和活动物类出口占比84.40%。中国对韩国在鱼、甲壳类及软体动物类和纺织纤维类农产品出口方面存在较大潜在的贸易空间。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贸易不足;中国对韩国食品和活动物类和除燃料外非食用未加工类农产品出口存在高于80%的贸易潜力;动植物油,脂肪及蜡类农产品出口存在高于70%的贸易潜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有较大的释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