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演是一种通过演员的演出形成并完成的艺术,演员是演出艺术中的创作者、人物形象和创作材料,这种“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演员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演员姜文和好莱坞演员肖恩·潘分别是中美电影表演艺术史上具有出色表现的两名演员,肖恩·潘被美国的《色彩》杂志评为“美国的白兰度二世”,姜文被法国媒体称为“中国的马龙·白兰度”。从性格气质、表演历程,到角色的选择,再到获得的成就,他们两人在电影表演方面有很多值得比较和研究之处。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对姜文和肖恩·潘的表演艺术进行比较研究。在介绍了中美电影表演理论和实践轮廓的基础上,论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姜文和肖恩·潘两人的表演生涯和成就,说明他们表演轨迹的相似性。并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融入时代背景以及表演理论的接触,从而指出对两人的电影表演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作用的因素。最后,通过姜文和肖恩·潘分别与马龙·白兰度的表演特色的对比,分析了两人的表演艺术都深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影响,具有真实性、情感性和与角色合而为一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是以姜文和肖恩·潘所扮演的具有相似性的电影角色为线索,在影片个案中进行表演的平行比较。通过姜文和肖恩·潘所扮演过的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角色:政治人物以及社会边缘人物,从角色塑造层面分析这两名演员在保持本色的基础上如何从形象、气质、性格、情感上进行“化身”“变形”、最终达到与角色合而为一的效果,并由此体现出两人在表演控制和角色塑造上高超的表演技艺。第三部分是姜文和肖恩·潘的表演风格特征的比较,这一部分从性格化、多元化和统一化三个角度概括、提炼出姜文和肖恩·潘的电影表演都具有自然随意,个性鲜明,张弛自如,以及与电影风格协调统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