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筛选食管癌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E-1细胞和抗砷细胞中CD44、CD133、P75NTR、Oct-4四种标志物在的表达和定位及其细胞周期;不同浓度的As2O3(0,0.5,1,2,4,8,和16μmol/L)作用不同时间(24h、48h和72h)后,采用MTT法检测As203对TE-1食管癌细胞的毒性。As2O3(0,2,4和8μmol/L)作用TE-1细胞不同时间(24h、48h和72h)后,采用AnnexinⅤ/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根据MTT结果选择8μmol/LAs2O3作用汇合达80%以上的TE-1细胞12d后,TE-1细胞获得抗砷性。结果:(1)食管癌TE-1细胞中CD44、CD133、P75NTR、Oct-4的均阳性表达,其中CD44、CD133荧光定位细胞的胞浆,而P75NTR核阳性率为44.29%,Oct-4核阳性率为51.34%。(2)当As2O3浓度大于1μmol/L时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3)As2O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凋亡率随As2O3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As203浓度大于4μmol/L时促进细胞凋亡(p<0.05)。(4)8μmol/L As2O3与TE-1细胞培养48h时,TE-1细胞岛周围出现了折光性强的细胞形成一道保护屏障,维持24h后消失,形成一层膜状结构。此后折光性强的细胞屏障两天一个周期交替出现和消失。培养12天后,约50%的细胞存活下来。撤砷后,细胞岛周围细胞变得疏松,厚的膜状结构消失,细胞岛之间的腔隙被新的细胞填补。(5)撤砷后细胞的G0/G1期细胞明显比TE-1细胞的G0/G1期细胞减少(P<0.01),而S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6)撤砷后细胞四种抗体均全部表达,但是P75NTR、Oct-4核阳性细胞显著减少。结论:(1)P75NTR、Oct-4、CD44和CD133不是食管癌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但是P75NTR和Oct-4表达部位不同,提示TE-1细胞由异质性细胞组成。(2)As203可以诱导TE-1食管癌细胞获得抗砷性。抗砷性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潜能。(3)抗砷细胞是否是食管癌干细胞还需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