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也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我国从古至今,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都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映射了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的暴露的问题也逐渐增多,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产权不清晰导致农民在土地利益再分配的环节中处于劣势地位,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使我国农业现代化受到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本文基于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展开,通过构建一个政府、集体与农民的三方动态演化博弈模型,阐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演变过程与选择规律。通过博弈模型推导,确立了不同产权制度对经济绩效的作用机制。结合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制度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在回顾各个时期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中,推导出各时期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特征以及变迁机理,分析不同路径和迥异的效率,并实证分析了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最后,在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期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所出现的问题中,探讨下一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并从农民、集体以及政府三个利益主体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