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广泛运用,对器件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提高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欧姆接触质量是提升器件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高质量的欧姆接触通常具有以下特性:低的比接触电阻率,均匀平整的接触界面;与半导体之间的高粘附性、好的抗氧化性,同时在高温下运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表面金属材料向半导体内部扩散深度适宜,阻止杂质原子向外延层扩散;工艺上的易实现及好的机械性能。本文在分析GaAs基欧姆接触国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广泛运用,对器件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提高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欧姆接触质量是提升器件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高质量的欧姆接触通常具有以下特性:低的比接触电阻率,均匀平整的接触界面;与半导体之间的高粘附性、好的抗氧化性,同时在高温下运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表面金属材料向半导体内部扩散深度适宜,阻止杂质原子向外延层扩散;工艺上的易实现及好的机械性能。本文在分析GaAs基欧姆接触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GaAs基欧姆接触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围绕欧姆接触电极结构和制备工艺开展研究。首先对圆点传输线模型电极环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接着对常规GaAs欧姆接触合金系统Au/Ni/AuGe/Ni系统和Ti/Pt/Au系统的Ni层、Ti层、Pt层厚度与合金条件进行工艺优化。通过圆点传输线模型计算得到Au/Ni/AuGe/Ni系统最低比接触电阻率为1.54×10-5Ω·cm~2,Ti/Pt/Au系统最低比接触电阻率为1.98×10-7Ω·cm~2。设计并制备了具有Cr扩散阻挡层的欧姆接触合金系统Au/Cr/AuGe/Ni系统和Ti/Cr/Au系统,并对其Cr层厚度与合金条件进行工艺优化。优化后Au/Cr/AuGe/Ni系统最低比接触电阻率达到2.63×10-6Ω·cm~2,相较于相同基底镀制的Au/Ni/AuGe/Ni合金系统比接触电阻率最低值下降接近一个数量级;优化后Ti/Cr/Au系统最低比接触电阻率为6.99×10-7Ω·cm~2,与Ti/Pt/Au系统相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退火后表面颗粒大小与粗糙度进行表征,对比分析发现具有Cr扩散阻挡层的欧姆接触合金系统具有更平整均匀的表面;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欧姆接触合金系统退火前后组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Cr层起到了很好的扩散阻挡作用,提高了欧姆接触性能。对优化后的常规和具有Cr扩散阻挡层的两种欧姆接触合金系统进行应用,实验制备了工作波长为1064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器件的阈值电流均为150m A,电阻约0.3Ω,输出功率近500 m W,但含Cr欧姆接触合金系统的器件表现了略好于常规欧姆接触合金系统器件的电光特性,特别是具有更好的表面形貌。
其他文献
传统的薄膜晶柱状X射线闪烁屏由于存在光串扰的问题,导致其分辨率不高。虽然降低其厚度可以提高分辨率,但同时也降低了其探测效率。而基于宏孔硅的X射线闪烁屏不仅能解决光串扰的问题,还能保证其厚度,进一步提高闪烁性能。目前此类X射线闪烁屏已经成为研究主流,因此本文开展了基于宏孔硅的X射线闪烁屏制备技术研究。通过Geant4软件,建立了基于宏孔硅的X射线Cs I(Tl)闪烁屏模型,模拟分析了X射线能量和闪烁
21世纪能源危机日益严峻,节约能耗、发展新型节能交通工具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研究方向。油漆作为一种保护、装饰性化学混合物涂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农业机械、航天工程等领域。在保护基体材料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在油漆表面织构微结构,能减少运输工具表面阻力,实现节约能源、减小污染的目的。本研究将激光微加工技术用于喷漆表面织构化制备,实现漆层减阻功能表面的大面积、高效、低成本加工方案,为未来汽车、轨道交
如何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节能环保电致变色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典型电致变色阴极材料WO3和阳极材料Ni O制成的电致变色器件已经在智能窗、能量存储设备、显示器和汽车后视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制备出性能更为优异的电致变色器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WO3-Ni O电致变色器件、WO3/Ag-Ni O电致变色器件、WO3/Ag
微盘腔半导体激光器是光学微腔与半导体激光器的结合,它进一步优化了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的特点;独有的回音壁模式微盘腔更降低了器件的阈值电流、提高了品质因子。我们采用量子级联材料制备的有源区实现了微盘腔半导体激光器在中远红外波段的长波激射,特别是在战地有毒气体检测、自由空间保密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对长波蜗线型微盘腔半导体激光器热效应显著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
冲击波超压的时空分布是衡量武器弹药对目标毁伤威力(“打的狠”)的关键参数,是分析其爆炸能量传导模式、优化武器系统研制方案的主要依据。随着大威力弹药不断发展,冲击波毁伤作用面积不断变大,同时考虑到测试节点生存能力不足及单次爆炸后测试数据不完备的实际情况,造成冲击波超压场的时空重建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不完全数据下全区域时空场层析成像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压缩感知在稀疏约束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
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冲击波会对士兵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采用无线通信系统监测冲击波信号检测士兵健康状态,且在装置中应用无线通信技术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市面上所存在的可穿戴式冲击波检测装置大部分使用WiFi组网或者使用ZigBee组网,使得系统整体功耗较大,且必须使用电脑PC端进行命令的下达,使用不方便。而蓝牙Mesh网络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组网等特点,逐渐成为各种环境下的一种主流无线网络。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世界上有超过24亿受到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的困扰,而进行有效的饮食干预是改善现状的一种手段:监测和干预日常饮食行为可促使进餐者注重饮食行为健康与营养均衡,以期缓解营养不良双重负担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本文聚焦于如下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进餐动作计数、进餐者身份识别方法以准确记录日常饮食过程中的进餐行为信息:首先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了一款可以实时记录进餐动作的智能勺子
二硫化钼(MoS2)由于其出色的光学特性、可调带隙结构与独特的导电特性,成为近年来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材料。同时,薄膜材料凭借其厚度优势成为探索半导体性质、获得特殊结构、制备功能器件的有效手段。因此,探究MoS2薄膜的性质与其在光电转换领域的应用迫在眉睫。本论文采用模拟计算与实验表征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物理建模、数值仿真、结构优化等手段研究了二硫化钼的相关性质,采用蒙特卡
组织内物质(尤其是氧气)的交换是通过毛细(capillary)血管内的红细胞运动实现的,因此,相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言,人体组织微血管的血流参数都是至关重要的临床诊断参数之一。相比与主干血管内红细胞的定向流动相比,微血管内结构复杂,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血流模型对其进行描述。本文建立了网状微血管结构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并基于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和粒子追踪(particle tr
随着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电子轰击型CMOS传感器(EBCMOS)以其灵敏度高、噪声低、功耗低、体积小等优势,在遥感探测、夜视成像、粒子物理以及天文观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电子输运模型理论和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电子在器件中完整的运动轨迹模型,并开展了相关模拟研究实验。对P型基底均匀掺杂和梯度掺杂情况下EBCMOS的电荷收集效率进行了模拟研究,设计了E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