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的决定和管理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xax_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7月,中国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工作,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启动。2010年6月,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2011年至2012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从地域到项目全面放开,跨境收支中人民币结算比例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7.6万亿元,人民币收支占全部跨境收支的比重接近25%,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推进。人民币名义汇率决定已处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所带来的新环境:跨境收支中人民币占比不断提高,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且与境内人民币汇率互相影响,资本流动规模快速扩大且顺差和逆差转化加快,我国已成为直接投资资本净输出国,境外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等。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不仅取决于国际收支状况、经常项目差额与GDP之比、劳动生产率变化,也取决于跨境收支中人民币对外汇的替代、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境内外汇差)、境内外利差的影响。那么,哪些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具有决定性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如何更好的管理人民币汇率,使其基本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促进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些已成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在新环境下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商品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和世界第二大对外净债权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外汇敞口规模随之不断增长,因此汇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跨境人民币收支规模占跨境收支比例不断上升,境外人民币规模不断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加大等背景下,汇率波动更为频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显著。所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的决定及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按照“人民币国际化以来汇率决定处于新环境—人民币国际化对汇率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外汇供求的影响渠道-人民币汇率决定的计量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均衡—人民币汇率管理的策略和措施”这一主线,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的决定和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决定产生了显著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采取“分阶段实施不同浮动幅度管理”的策略;人民币汇率的管理目标和操作目标存在不匹配问题,应通过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来实现二者的匹配;现阶段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年度波幅可确定在和境内人民币与境外美元利差基本一致的水平上。本文包括6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汇率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时间段的界定。第二章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汇率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及其发展情况,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以来汇率变化的特点。其次,对跨境人民币净支付对境内外汇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交易需求和套利需求进行了分解。最后,分析、比较了美元、德国马克、日元在国际化时期汇率变化的特点,得出主要国际货币国际化期间汇率变化的启示。第三章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名义汇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进行评述。其次,根据人民币名义汇率由国际收支基础上的外汇供求决定这一理论依据,全面分析了国际收支各项目、跨境人民币收支、境内市场主体外汇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央行干预等影响外汇供求的渠道。最后,对这些渠道背后的实体经济因素和市场因素进行了归纳,并定量分析了各渠道对外汇供求的影响程度,为下一章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决定实证分析中的变量选择提供依据,也为实证分析的结果解释提供依据。第四章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名义汇率的决定进行了计量分析。首先,根据第三章研究结果选择解释变量,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样本区间。其次,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盯住美元式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决定模型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跨境人民币净支付、境内外利差、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决定,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美元指数决定的结论。第五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调程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首先,介绍了均衡汇率的测算方法和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沿革。其次,根据行为均衡汇率理论,选择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贸易开放度、政府支出作为基本经济变量,并根据第四章人民币名义汇率决定实证分析的结论,增选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代表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和境内外利差两个基本经济变量,构建行为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程度。结果显示,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产生显著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以来实际有效汇率基本处于均衡水平。第六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多项标准做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基本处于均衡水平的判断,提出了人民币汇率管理的意义、目标、策略、措施。提出通过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来解决人民币汇率管理目标和操作目标不匹配的难题,在人民币国际化不同阶段对人民币汇率采取按不同浮动幅度管理的策略,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管理应采取的措施。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一,根据名义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决定的本质,分析了国际收支基础上影响银行间外汇市场供求的各项因素,挖掘出跨境人民币净支付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利用2010年第三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最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算了跨境人民币净支付对名义汇率变化的显著影响程度,发现跨境人民币净支付增加1000亿元,将使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升值0.58%。第二,根据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并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的实际情况,将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纳入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测算的模型之中,并利用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产生显著影响,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每扩大1%,将带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0.02%。第三,根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阶段性,明确提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对人民币汇率实施“分阶段按不同浮动幅度管理”的策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采取保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逐步放宽汇率波动幅度的策略,并将人民币汇率年度波动幅度确定为和境内人民币与境外美元利差基本一致的水平上,以适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资本流动影响逐渐增强的现实,解决人民币汇率操作目标与管理目标不匹配的难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应采取自由浮动策略,但仍应对汇率超调适时进行管理,防范大规模投机交易对汇率产生的异常波动风险。本文研究中的难点:如何更准确的区分跨境人民币净支付中的交易需求和套利需求;是否有更适合中国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如何寻找更合适的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表变量,或剔除人民币兑美元远期汇率中利差因素的影响。笔者将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各国经济金融联系日益紧密,流动越来越频繁的国际资本对各国冲击也越来越大。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与扩散,美联储为了扭转经济下滑趋势除了直接
同名道路或者居民地数据间由于数据一致性程度不高,往往存在较大的几何位置偏差,当对道路或者居民地单独进行匹配时,不利于提高匹配正确率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
目的:探讨佛山市中医院肛周脓肿患者脓液需氧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特征,动态观察其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变化特点。方法:对该院2006-2011年肛肠科送检的首次入院病人的肛周
守护白衣战士,向抗“疫”一线送物资,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缓解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安徽省医保局广泛联系省内外爱心企业,为抗“疫”医院捐赠相关物资。2月18日上
阿西美辛胶囊AcemetacinCapsules【通用名称】acemetacin,阿西美辛。【化学名称】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2甲基1H吲哚3乙酸羧甲基酯【药理作用】阿西美辛为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是吲哚美辛的前体,口服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用酶
早期干预能够尽旱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使其身心尽可能正常发展,从而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文章通过对智力落后儿童家庭早期干预模式的探讨,说明家庭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