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非洲教师数量严重缺乏的不利背景下,本就艰难的正常教学活动开展,教师跨国流动的兴盛更加剧非洲整体教师资源发展的不均衡。为均衡非洲教师资源配置,实现非洲一体化格局下教育的共同发展,非洲有意识地扩大教师流动,力图通过实现教师的自由流动改善非洲教师缺乏现状,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非洲各国当局者对于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关注度表明其教师流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可行性。通过对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类型、表征、流动影响因素、流动政策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将对促进我国教师国际流动的实施提供借鉴意义。本论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即第一章,第三部分即第二章,第四部分即第三章,第五部分即第四章,第六部分即结语。第一部分为论文提纲挈领的部分,它阐明论文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之后,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最终确定论文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主要界定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的内涵、类型,总结和梳理目前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的主体特征及研究思路。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流动方向为非洲内的跨国流动。流动的主体特征包括历史延续流动面貌、流动的相似地域特征、最终流动的单向上位流动、流动教师的身份相似性,表现出目前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方兴未艾、蓬勃兴盛的局面。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的主客观影响因素,自我实现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是影响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的主观因素。客观环境背景下,全球化浪潮席卷非洲、非洲内部动荡不安,加之各项流动政策的出台促进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速度和范围逐年扩增。第四部分主要以非洲出台的各项促进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以《英联邦教师招聘协议》与《扩大非洲区域内教师流动》政策为主,同时非洲各联盟组织相继出台的共同市场内容也力促改变非洲人力资本市场面貌。政策出台的目标在于推动下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更加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但政策的制定目标与实施细则相继甚远,部分政策还停留在理想空间,成为经济强国人力资本吸纳的工具。第五部分主要基于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现状,展望了中小学教师流动未来发展趋势,对中国的中小学教师国际流动进行分析,总结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的经验,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国际流动提供有益借鉴。非洲未来发展趋势仍以快速的单向上位流动为核心,伴随着小规模的教师回流,最终非洲中小学教师跨国流动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为原则,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功能,使教师流动更加合理化和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化。而国内教师的国际流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外籍教师的招聘和汉语教师的派遣。我国外籍教师招聘缺乏更加合理、规范的法规制定和市场原则,仍然发展缓慢。汉语教师派遣在国家大力扶植下发展迅猛,但相对而言我国自主的教师对外流动却稀缺难见。通过促进政策法规完善、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变革教学整体观念,加强我国基础教育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形成我国合理的国际教师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