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免疫是人与生俱来的、不针对特异抗原的免疫能力,在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中,天然免疫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天然免疫中有一种细胞因子以干扰病毒的基因复制而得名,称为“干扰素(IFN)”。干扰素在人体抗病原体侵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是调节Ⅰ型干扰素(IFN-a/β)产生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因此,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也就成为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其在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重视,其作用机制也是研究的重点。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共有9个成员,其中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是诱导Ⅰ型干扰素迅速产生的最重要的转录因子,它与干扰素调节因子3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产生干扰素及抗病毒的过程。IRF7本身是弱磷酸化的,能够通过磷酸化激活IRF7的有IFN-α,LPS以及一些化学试剂如丁酸钠(sodiumbutyrate),佛波酯(TPA),EBV-LMP-1。磷酸化IRF7的激酶包括IKK-ε,TBKI,它们作用于IRF7C末端的一簇丝氨酸残基,使IRF7磷酸化而被激活,核定位,发挥转录激活作用。因此,本课题从IRF7的结构学着手,解释IRF7诱导IFN产生的分子机制。
本实验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对目的蛋白IRF7进行表达,纯化及晶体生长实验,最后通过优化获得高分辨率的蛋白晶体,从结构生物学角度阐述IRF7在天然免疫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