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和隐形矫治器对成人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自锁托槽和隐形矫治器产生疼痛感的对比及影响因素目的:随着正畸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选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因为它具有美观舒适的优势,然而伴随的正畸疼痛仍是影响治疗的最大因素之一。正畸疼痛作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一部分,对正畸治疗效果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对比成人患者佩戴自锁托槽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疼痛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方法:将60名患者分为自锁托槽治疗组和隐形矫治器治疗组两组,每组30人,治疗前测量每个患者的正畸治疗需求指数——牙齿健康因素(Index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dental health component,IOTN-DHC)分级,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记录两组患者在佩戴矫治器后第一周内的疼痛强度。在正畸治疗开始之前让患者填写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根据得分转换成的标准T将患者分为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三组。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疼痛强度,以及比较性别、DHC分级和艾森克人格因素对疼痛强度的影响在两组患者中是否显著,对患者第1d、3d、5d和7d时的疼痛强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第1d和第3d、第3d和第5d平均疼痛强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初戴矫治器第一周内的全部4个调查点的平均疼痛强度均为自锁托槽治疗组高于隐形矫治器治疗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戴矫治器的第1周,自锁托槽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产生的疼痛在第1d达到峰值后逐渐减轻,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疼痛强度弱于自锁托槽。第二部分自锁托槽和隐形矫治器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对比以及影响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因素目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 L)描述了患者感知的口腔颌面部情况的影响以及牙科干预的效果。口腔健康程度量表-14(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14,OHIP-14)探讨了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功能限制、生理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社交障碍和残障这7个方面的影响,可用于评价OHRQo L,同时探究DHC分级、性别、艾森克人格因素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个病人分为自锁托槽治疗组和隐形矫治器治疗组两组,每组30人。正畸治疗分为治疗前、排齐整平、关闭间隙和精细调整四个阶段,即T0、T1、T2、T3,以T0为基准。对佩戴两种矫治器T0、T1、T2、T3期的OHRQo L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三组不同人格类型患者OHRQo L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不同DHC分级、性别患者的OHRQo L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T1期功能限制、生理疼痛、心理不适和生理障碍OHIP得分均升高,隐形矫治器治疗组T2期在各个领域得分相比T1期有所降低,与T0期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侧牙齿EDI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前后牙的EDI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牙齿的EDI水平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无论是佩戴自锁托槽还是隐形矫治器,牙釉质脱矿在上颌前牙区更为易感。
其他文献
谱成像结合了物质的光谱信息与图像信息,是人类进行目标探测识别的重要方法。传统成像光谱仪使用的谱分光结构或器件主要有棱镜、光栅、谱干涉以及谱声光调制装置等,具有结构和驱控相对复杂等缺陷。将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干涉微腔结合,基于MEMS-FP干涉滤光与光敏集成,可使成像光谱仪小型化、轻量化并
钛基铱钽涂层电极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尺寸稳定性、较低的析氧过电位和大电流承载能力,在许多以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且阳极发生析氧反应的领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电镀、电合成、电催化等领域的生产实践中。但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会发生活性组元损耗、涂层剥落与基体金属钝化等现象,导致其存在服役失效的问题。目前关于失效钛基铱钽涂层电极的回收工艺研究较少,且主要关注钛基体的回收,而忽略了
随着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大范围部署,无线设备的接入需求以及高速率数据传输需求迅速增长。信道估计是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的重要支撑。一般情况下,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通过导频信号来估计。在海量无线接入场景中,大量的接入请求会使得导频开销急剧增加,从而严重增加系统负载。高阶调制是实现无线高速率传输的重
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和时滞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随机延迟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例如,物理、生物、机械工程等领域。在这些复杂的动力系统中,通过分析系统的概率密度函数,就可以揭示该系统的全部概率特性和统计规律,使复杂系统简单化。带时间延迟的随机微分方程已经被给出了形式上的概率密度函数,但是计算十分困难。在实际的工程中,需要构造合适的数值方法来求解随机延迟微分方程的概率密度函数。本文采用路径积分的方
碳中和目标的制定推动了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储能以及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双向DC/DC变换器在这些领域扮演着的重要角色,承担着能量双向传输的任务。凭借优异的软开关特性,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该谐振变换器拓扑分析、设计方法与同步整流技术开展了研究,以期阐明其基本的工作特性,谐振网络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提高该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与变换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探究了非对称
为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天然存在的逆向分布难题,近年来大量特高压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交直流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更加紧密且交互影响更为复杂。由直流系统单极不平衡运行诱发的直流偏磁问题严重威胁着以变压器为主的电网一/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着整个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针对当前直流偏磁治理及应对策略存在的不足,从一次设备角度出发研究了多类偏磁治理设备优化配置方法及多种偏磁治理手段
在人类探月活动过程中,考虑到月面环境的复杂未知,机器人作为月面作业中良好的任务执行工具,在月面活动的各个阶段都有较强的需求。目前,对月面机器人在月面的作业支持,主要依赖地面或舱内操作人员基于月面遥操作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月面遥操作作业中,为保障作业安全性与可靠性,构建与真实条件一致的月面遥操作仿真场景是其关键。本文结合具体月面遥操作场景,面向月面机器人移动作业,基于重建的月面三维地形对于月球车地形通
纳米结构中的光散射现象在纳米结构领域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人们对它很感兴趣。这个领域不仅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比如宇宙学,气象学、光通信等,也不断涌现出新的见解,以及重要的应用,如光镊、光捕获等。在光散射分析中,对称性是解决光散射问题的重要方法。与许多其他物理学科一样,对称性原理,在光子学的不同分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文从独特的角度分析光散射,以控制光学响应。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
单向阀是高压氢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工作过程受到高压氢气流的瞬间冲击,使得阀芯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和速度并与阀座发生强烈的冲击碰撞,该作用容易导致阀门损伤甚至发生泄漏失效,从而严重威胁加氢站以及车载储氢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因此,本文针对单向阀的开启过程,结合动网格和UDF技术,研究单向阀开启过程中的内部流场特征和阀芯运动规律,揭示了加注工况、弹簧参数和阀芯形状对单向阀瞬态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及流体力变
滚动轴承是数控机床主轴系统中应用广泛的关键支撑零件,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紧密影响着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加工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滚动轴承的健康状态开展实时监测和在线诊断研究。本文的最终目标是面向华中九型数控系统开发一款Linux操作系统下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软件,软件依据的核心诊断手段为包络分析,但其中解调频带的选择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难点,本文亦就这一点展开了集中讨论。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