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为管理者和教育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高学院教学质量和学院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改进学院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为学院领导制定管理策略、进行教学改革和保证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建议,以期能够实现学院应用性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方法:1)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即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调查问卷(即16PF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的形式进行现况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2004级~2006级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2)采用统计学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资料的分析。结果:1)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较时,在乐群性、稳定性等十种人格因素上高于大学生常模,而在聪慧性、敏感性等六种人格因素上低于大学生常模。其中乐群性、聪慧性等九种人格因素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存在差异(P<0.05)。男女生在与大学生16PF常模相比较时,在稳定性、兴奋性等四种人格因素上高于大学生常模,而在聪慧性、敏感性等六种人格因素上低于大学生常模。其中男生的聪慧性、兴奋性等八种人格因素与男大学生常模存在差异(P<0.05),女生的乐群性、聪慧性等六种人格因素与女大学生常模存在差异(P<0.05)。在不同民族比较中:有乐群性、聪慧性等九种基本人格因素与适应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四种次级人格因素存在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比较中:有独立性、紧张性等九种基本人格因素与内向与外向型、专业成就因素等六种次级人格因素存在差异(P<0.05);在不同专业比较中:有幻想性、聪慧性和怀疑性这三种基本人格因素与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创造能力因素这两种次级人格因素存在差异(P<0.05);在不同年级比较中:仅在怀疑性上存在差异(P<0.05)。在非智力因素的16种基本人格因素中:高分段(≥8分)比较突出的有兴奋性、持强性和敢为性,低分段(≤3分)比较突出的有聪慧性、怀疑性和独立性;4种双重个性因素中,内向与外向性的高分段为最高;4种社会应用因素中,心理健康因素高于平均分,专业成就因素和创造能力因素低于平均分、在新环境又成长能力因素未达到标准分。2)通过性别和民族两个方面分别分析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的关系,发现有女生的聪慧性,汉族学生的独立性,民族学生的忧虑性和适应与焦虑型人格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期末成绩呈正相关关系。而男生的乐群性,女生的忧虑性和内向与外向型,汉族学生的紧张性和聪慧性,民族同学的聪慧性和忧虑性这些人格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期末成绩呈负相关关系。男生的新环境中又成长能力因素,女生的创造能力因素,汉族学生的持强性因素与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呈正相关关系。而女生的忧虑性和稳定性,汉族学生的兴奋性、紧张性、聪慧性,民族学生的聪慧性等人格因素与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呈负相关关系。3)对不同成绩组别的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分析可知:有忧虑性、紧张性、独立性、怯懦与果敢型、创造能力因素在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不同组别之间存在差异(P<0.05)。稳定性、忧虑性在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不同组别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初步了解了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格因素发展状况。2)分析了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学习成绩高低的影响。3)针对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新疆某医科独立学院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