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为应对来自环境污染与化石燃料枯竭的压力,各国政府与科研机构越来越重视对清洁、高效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众多新能源技术中,氢能源以高效、零污染等优点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氢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燃料电池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源,而且可以用于分布式发电的热电联产系统之中。对燃料电池内重要组成部件——双极板进行研究与优化,可以显著提升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对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推
【基金项目】
: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No.2018CXGC0803),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No.2016GGX103036),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应对来自环境污染与化石燃料枯竭的压力,各国政府与科研机构越来越重视对清洁、高效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众多新能源技术中,氢能源以高效、零污染等优点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氢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燃料电池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源,而且可以用于分布式发电的热电联产系统之中。对燃料电池内重要组成部件——双极板进行研究与优化,可以显著提升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对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推广意义重大。对流道布局及结构参数优化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双极板研究的重点。合理的流道布局方式和结构尺寸参数,不仅能够帮助反应气体充分分配到膜电极中参与电化学反应,进而提升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而且可以将反应产生的液态水及时高效地从流道中排出,保证燃料电池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工作为后续学者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圆形双极板新型流道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尤其是针对径向流道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研究经验。首先,对国内外在PEMFC双极板流道方面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双极板上流道的结构布局设计以及流道横截面形状与尺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调研,进而设计了一种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圆形双极板径向流道结构。其次,构建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仿真中用到的主要数学模型,包括描述燃料电池内部物质传输的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组分守恒方程)以及用于解释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与现象的Bulter-Volmer方程和电流守恒方程。再次,构建了本文所研究的PEMFC圆形双极板径向流道以及两种传统常规PEMFC流道(直流道与蛇形流道)的几何模型,并对数值仿真时用到的仿真计算假设、边界条件和物性参数等进行了介绍。对三种流道结构数值仿真得到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比对。搭建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测试平台,定做了径向流道、平行直流道和蛇形流道的PEMFC单电池。通过实验对所构建的仿真模型进行了参数修正,经过验证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对所设计的新型PEMFC圆形双极板径向流道的三项主要几何结构参数(肋板级数、各级肋板孔道排布和孔道横截面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在对不同肋板级数的PEMFC圆形双极板径向流场的性能进行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4级肋板、5级肋板、6级肋板和7级肋板四种方案发现,5级肋板在电化学性能方面最佳,在相同工作电压下,能够提供更大的极限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4、5级肋板方案在气体扩散层/催化层氧气浓度分布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案。5级肋板虽然在流道及膜内水分布均匀性上不及4级,但在膜内水含量分布上最为合理。在对各级肋板孔道排布进行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A-E五种方案发现,C型孔道排布方式无论在电池电化学性能(极限电流密度、最大功率密度等)方面,还是在径向流场物质输运能力(阴极GDL-CL界面氧气分布、流道及膜内水分布)方面均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研究孔道横截面几何参数对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八种不同方案发现,孔道长宽比为1.5—1.75的矩形孔道能够明显提升PEMFC的电化学性能,且对氧气的输运、产物水的排出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随着冷弯型钢的快速发展,新型拼合截面不断涌现,其稳定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加装电梯装配式冷弯型钢建筑技术标准》T∕CSCS 010提出的一种新型冷弯型钢拼合异形管,采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开展了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稳定性能研究,并提出了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为验证有限元方法分析此类问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首先利用已有的冷弯型钢拼合截面受压构件试验资料和数据,对有限元建模参数、初始缺陷考虑方法等分别进
仿生机器鱼作为受鱼类启发而研制的水下航行器,具有高效率、低噪声、高机动性等优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仿生机器鱼研究中,更好地跟踪仿生机器鱼,并识别机器鱼所处场景,可为仿生机器鱼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控制基础。本文以仿生机器鱼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局视觉开展目标跟踪、场景感知等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仿生机器鱼目标检测跟踪及水下场景感知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综述了仿生机器鱼、目标跟踪与场景感知
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是将型钢混凝土柱结构外围包裹的混凝土替换成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一种结构。由于RPC结构孔隙率低、抗渗性好、耐久性极佳,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使其在未来的建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型钢混凝土结构由于具备高承载性、延性系数高、抵抗横向变形能力强、截面尺寸灵活等优点目前已在大跨、重荷、高层及地震多发区得到广泛应用。所以随着近些
高强度螺栓咬合型连接是一种用于支吊架领域的新型连接方式,无需钻孔,安装便捷。由于缺乏相关研究,目前工程中高强度螺栓咬合型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只能通过试验确定,属于权宜之计,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解决。为弄清高强度螺栓咬合型连接的受剪破坏机理并给出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分别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展开了参数分析与研究。试验包括单个高强螺栓咬合型连接的抗剪试验和典型连接的抗剪试验两部分,共96个试验,考虑槽钢截面
节能技术是我国能源战略发展的优先主题,节能减排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国策。我国能源消耗量大,能源供应紧张,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的关键之一便是研发和优化用能设备。而燃气空气源热泵在一次能源利用率、经济节能、余热回收利用等方面优势,使其在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冷凝器作为热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也极大程度影响着热泵系统整体的好坏。由于蒸发式冷凝器在节水、节能及综合性能等方面相比其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技术的日渐成熟,隧道工程不再仅限于穿山隧道工程和城市地铁工程,而是朝着深海深地方向发展。大长型的隧道、海底隧道、深部岩体隧道等重点难点的隧道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时候深部岩体下采用TBM掘进法就必须要考虑掘进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TBM刀盘和滚刀作为破岩的关键工具,也是研究TBM破岩效率的重点。本文基于线性滚刀破岩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刀回转切割破岩预测模型,为进一步研究T
循环水冷却技术是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冷却塔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冷却设备,在钢铁、酿造、建筑、纺织、医药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新时代生产工艺的提高对冷却介质的清洁度、冷却性能的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闭式冷却塔是一种比开式冷却塔更清洁、寿命更长的冷却设备,凭借其自身的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因此,结合闭式冷却塔自身的特点,依据传热传质理论,对闭式冷却塔进行结构优化研究,很有必要。闭式
为满足城市住房供需要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及高度一直被更新。电梯作为人们在高层建筑中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运行速度逐渐增大。而在电梯运行速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将产生一系列的振动问题,不仅会破坏电梯中精密仪器的测量精度,降低电梯的运行安全性,严重时引发电梯平层位置不准确等安全事故;同时振动及其产生的机械噪声会引起乘客的眩晕、耳鸣等不良生理反应,从而严重影响电梯的乘坐舒适性。因此,设计更加贴近电梯真实环
光面爆破作为一种控制爆破技术,能够减小对围岩的损伤,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面爆破理论研究假设药卷中心与炮孔中心重合,但实际工程中炮孔通常处于水平或者倾斜状态,炸药会因重力作用紧贴孔壁一侧而难以维持于炮孔中心位置,形成偏心装药结构。而现有的光面爆破理论并不适用于偏心不耦合装药结构,因此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时可能导致爆破效果与预期不符,产生超欠挖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围岩稳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