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颖壳硬度调控基因的克隆与功能解析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驯化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由于其独特的多倍化历史和基因组构成使其成为研究农作物驯化的宝贵材料。克隆与解析调控小麦驯化性状的相关基因,有助于解析多倍体作物进化和驯化进程,也为小麦种质创新以及小麦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颖壳硬度是影响小麦种子落粒性与籽粒品质的重要驯化性状,鉴定并分析新的颖壳基因是研究小麦颖壳进化的基础。本研究对从EMS诱变普通小麦科大527(简称KD527)突变体库中筛选并鉴定了5个可以稳定遗传的硬壳突变体(q-1#~q-5#);构建q-3#/KD527、q-3#/中国春(CS)杂交组合,对其杂交后代群体的颖壳硬度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使用260M小麦外显子捕获探针与构建BSA混池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在q-3#/KD527的F2颖壳硬度分离群体对硬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筛选其可能的候选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与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等生物学分析;在颖壳发育的不同时期,运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在KD527与q-3#突变体之间进行分析,筛选颖壳发育与硬化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解析硬度基因调控颖壳硬化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对硬壳突变体q-1#~q-5#及KD527进行综合农艺学鉴定,结果表明:与KD527相比,突变体均表现出矛状穗,穗轴细长、颖花长度增加、小穗密度和脱粒率降低。其中,q-3#的平均株高73.5 cm、穗长12.99 cm、穗粒数40.5粒,小穗数22.6个,小穗密度1.75个/cm,千粒重52.74 g。与KD527相比,其株高、穗长、小穗数分别增加9.4%、34.2%、6.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小穗密度分别下降13.3%、20.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q-3#与KD527的各生育时期的时间长短及其各器官的形成进程基本一致。(2)颖壳切片结果显示:KD527和q-3#颖壳的横切面在细胞组成上基本相似,但q-3#的细胞尺寸明显小于KD527,排列更紧密。(3)对q-3#/KD527、q-3#/CS构建的F1和F2代群体进行颖壳硬度的遗传分析发现:F1全部为硬壳,F2群体中出现颖壳硬度分离,经χ~2检测,硬壳:软壳的分离比例均符合3:1。q-3#中携带的硬壳基因呈单基因显性遗传,命名为Tg X。对q-3#/KD527组合中Tg X进行遗传效应评价发现,Tg X能显著增加后代小麦单株的穗长,籽粒硬度,降低穗发芽率和虫蛀率。(4)使用全新260M小麦外显子捕获探针与构建BSA混池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构建KD527、q-3#以及q-3#/KD527组合F2的颖壳硬度分离群体Tg(硬壳)混池与sog(软壳)混池进行测序分析,明确硬壳基因Tg X位于5A染色体上,基因Traes CS5A02G473800为候选目标基因。(5)对Traes CS5A02G473800与中国春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即为驯化基因Q,基因结构分析发现,q-3#中的Q基因第一外显子340位的C碱基被替换为T;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Q蛋白中的Ser被取代为Pro,但对Q蛋白的三维结构影响不大,第114个氨基酸残基Pro可能是Q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位点。这表明,Tg X是一个新的q等位基因,暂命名为QP114S。(6)分别在4个颖壳发育的不同时期对KD527、q-3#进行转录组测序,共筛选到29个与颖壳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基因Traes CS6B02G258400(PAL1)在挑旗前与近抽穗特异表达并与木质素合成有关、基因Traes CS4D02G341000(KNAT7-4DL)在拔节后、基因Traes CS5B02G105900(MYB46)在近抽穗与木质素合成的特异表达有关。这表明,QP114S调控木质素的合成以达到其调控颖壳发育。(7)本研究所用硬壳突变体直接源于普通小麦,其携带的硬壳基因QP114S是一个新的q等位基因,遗传效应评价表明,QP114S具有“一因多效性”,此外,初步解析了QP114S调控颖壳发育及其硬化的遗传基础,为小麦相关性状驯化研究及其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是我国著名的观赏、食用及药用植物。‘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作为牡丹的一个栽培种,因其籽油品质高成为目前新兴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牡丹传统的繁殖方法,周期长,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当前,牡丹组织培养还未建立起成熟稳定的再生体系,且主要的瓶颈问题是愈伤组织分化率较低、组培苗生根和移栽成活困难。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
学位
紫花苜蓿土壤养分与固氮菌、硝化菌的特征变化及关系是影响苜蓿生产过程中养分利用与调控的基础,而针对豫西旱田由传统种植模式改种苜蓿后土壤的养分变化特征,以及苜蓿草地的固氮菌和硝化菌的群落特征还不够明确。因此,本研究选择河南省豫西丘陵区的小麦-玉米轮作传统耕地为对照(CK)土壤,主要调查上述土壤改种紫花苜蓿1-5a后各土壤层(0-60 cm)的养分特征;各年限表层土壤(0-10 cm)固氮菌、硝化菌群落
学位
牡丹是我国候选国花,实现高效的容器化栽培是园艺化工程应用的基础,矮小轻是牡丹盆花生产的重要方向。选用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2年生‘洛阳红’嫁接苗,秋季十月份平茬后上盆,以修根程度(A)、生根剂使用浓度(B)、绿僵菌使用浓度(C),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观察容器栽培条件下‘洛阳红’的根系和植株形态、矿质元素吸收、光合及有机物积累的季节性变化,通过壮苗指数和开花指数判定不同组合的盆养效
学位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芍药科芍药属花卉,是我国传统名花,其花梗长而挺直,花色丰富,花型娇美,非常适合做切花应用。‘桃花飞雪’是典型的乙烯跃变型花卉,花朵的开放和衰老与乙烯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乙烯信号转导关键基因PlEIN3/EIL1调控芍药切花衰老的分子机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开花指数Ⅱ级绽口期‘桃花飞雪’花枝为试验材料,使用去离子水(CK)、乙烯利(CEPA
学位
目的研究改进的逆行动态交锁钉技术矫正膝外翻的效果。方法选取25例成人患者的41个膝外翻畸形(平均胫股角:22°;范围:16-29°),进行股骨髁上斜内翻截骨术和稳定的逆行动态交锁钉手术治疗。结果在随访的21例患者35个膝关节中,平均随访2.6年(范围:1.1~4.5岁),所有患者的截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4个月(范围:2.5~5.0个月)。没有显著的并发症。在最新的一次随访中,平均外翻胫股角为
期刊
伊藤牡丹‘Bartzella’(巴茨拉)是通过芍药与牡丹种间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花色纯黄、杂种优势明显、生长势较强,适合露地观赏、盆花和切花生产。目前,容器栽培是实现种苗繁育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重要途径,高标准的牡丹容器化栽培将为牡丹工程化种苗移栽、反季节盆花和切花生产奠定坚实基础。为探寻牡丹容器栽培的综合管理上的最佳管理组合模式,以两年生伊藤牡丹‘巴茨拉’为材料,秋季十月份上盆进行容器化
学位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是多年生落叶乔木或灌木,其果实一般在九月份以后颜色加深由绿转红,趋于成熟,成熟果实去核干燥后入药,即中药山茱萸。山茱萸含有环烯醚萜苷类、多糖、三萜酸类等多种物质,可以治疗肝肾虚弱、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病症。以莫诺苷和马钱苷为主的环烯醚萜苷类物质是山茱萸的特征活性成分,甲羟戊酸(MVA)途径参与该类物质的合成,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
学位
学位
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体内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锌(Zn)、铁(Fe)、铜(Cu)、锰(Mn)是人类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然而,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困扰着全世界20多亿人,因此,筛选富含微量元素的种质资源,发掘控制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优异等位变异,明确其相关性状遗传机理,对富含微量元素功能小麦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67份自然群体和基于Avocet/Chil
学位
为探究有机碳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究黄河中下游不同有机碳含量水稻土壤中无机磷的赋存、厌氧淹水条件下黄河中下游不同有机碳含量水稻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以及磷有效性和不同种类有机碳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黄河中下游土壤中无机磷主要以钙结合态磷为主,占土壤无机磷总量的59.94%~70.52%。其次是铁结合态磷,占无机磷总量的20.32%~32.43%,Al-P含量仅占无机磷总量的6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