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羟丙基纤维素的可逆相转变及其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l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丙基纤维素(HPC)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良性能,因而它得到了科学家的广泛研究。偶氮类化合物有着独特的光学性质,在光响应智能材料、光信息存储、液晶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醚化方法将偶氮小分子接入羟丙基纤维素分子链,可以得到兼具偶氮及纤维素材料优良性质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发现包括:(1)以羟丙基纤维素和(2-溴乙氧基)偶氮苯(BEA)及(4-溴丁氧基)偶氮苯(BBA)为原料,通过醚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取代度的(2-溴乙氧基)偶氮羟丙基纤维素(azo-EHPC)和(4-溴
其他文献
手性笼配合物在配位自组装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果要发展手性旋光探针,那么就必须要控制其制备过程的立体选择性。配体间的机械耦合协同效应可以用来诱导产生特定立体构型(△或者Λ)的镧系金属超分子笼状组装体。这种策略已经用于形成能够对客体分子具有立体选择性或者反应性的主体分子。虽然单核或双核的手性镧系配合物已经被报道,但是立体选择性控制镧系配位超分子四面体笼还是一个挑战。在本论文里,我们首次研究了通过
学位
氮氧化物(NO_x)作为大气主要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危害。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重要的NO_x消除技术之一。目前SCR技术广泛使用的是钒基催化剂,该类型催化剂主要存在低温活性差,活性温度窗口窄以及钒有毒害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活性温区宽,新型无毒的低温SCR催化剂。基于SCR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Cu基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氮气
学位
本文以具有平面三角构型的CO_3~(2-)基团为功能基元,采用阳离子调控CO_3~(2-)排列以构造非心化合物的结构设计思路,成功利用水热法合成并生长了一系列新型的氟碳盐晶体:KCdCO_3F、RbCdCO_3F、KZnCO_3F、RbZnCO_3F。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结构,并结合粉末X射线、元素分析进一步确定其结构正确性。四种化合物都为同构晶体,其结构由二维无限平面[AF]∞(A=K, R
学位
为了解决稀土分离尤其是重稀土分离工业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研究和建立了一系列重稀土分离和纯化的新体系和新方法。研究了新型萃取剂Cyanex572对离子型吸附矿中稀土元素的萃取和分离。结果显示,在分离重稀土元素时,Cyanex572比传统萃取剂P507表现出更好的选择性,尤其是在Tm、Yb和Lu三种重稀土元素的富集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考虑到Cyanex572消耗酸量少、反萃效率高的优点,
学位
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使用量显著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成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源头之一。在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各种方法中,催化转化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此法讲催化转化器加装在汽车的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在尾气排放前先将其转化成无害的气体,如将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三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转换为二氧化碳(C02)、氮气(N2)和水蒸气(H20)。三效催化剂通常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和超低排放的优势使其成为传统燃料最为理想的替代者,目前存在的Nafion质子交换膜的质子导电率可达10-1 S cm-1-10.2 S cm-1,但其工作条件却限制于60 ℃-80℃和98%的相对湿度的范围。迄今为止的多数研究都旨在于提高质子交换膜的温度范围,而忽略了在提高其可运行温度来解决CO中毒的问题的同时保证其在低温下可稳定运行,以减少开始工作时的能耗以及在低温条
学位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环境日益恶化,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其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可制成大面积器件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虽然现在PCE已经超过10%,但对于商业化应用仍是不够。设计并合成新材料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在BDT中心苯环上分别引入了2-烷氧基噻吩基和2-烷基硫代噻吩基,得到两个给体单元M1和M
学位
光致变色材料以其在光照后能够发生颜色变色这一特性,在光学存储器、生物荧光探测、分子开关、军事隐蔽伪装以及光学防伪识别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这类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无机杂化类材料和一些非孔特征的配位聚合物。它们的主体结构往往会随着模板剂的变化而改变,难以灵活地从结构上对光致变色行为和性能进行调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配位聚合物,其优异的结构可设计性和性
学位
宽温域高质导材料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分,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这类材料中由于缺乏结构与质子导体性能的关系规律,因此如何构建宽温域高质导材料仍是挑战性的课题。金属有机骨架(简称MOFs)因其结晶性、结构多样性、性能可调等优势,有望为科学工作者建立质子导体的构性关系规律提供帮助。但目前MOF质子导体的研究中,结构的调控往往会改变质子传输的途径,并成为质子导体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利于深入理解质子
学位
本文从壳聚糖结构特点出发,以一步法合成得到具备两亲性的壳聚糖衍生物—硬脂酰壳聚糖脂(SCTS),采用此种合成法的目的是既能保留氨基的活性即配位能力和生物活性,又增加壳聚糖的两亲性性能。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表征硬脂酰壳聚糖脂的化学结构。并且利用Langmuir成膜技术探究了两亲性SCTS单分子膜的形成、性能及亚相条件(酸碱度和电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