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变绿及其影响要素分析 ——以东北农业区为例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100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在地球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植被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显著影响地面与大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在气候、水文与生物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文和气候因素对地球环境影响的敏感性指标。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植被呈变绿趋势,即基于遥感的植被指数呈现正的年际变化趋势。量化变绿的归因常见方法包括基于模式的多情景对比分析,以及基于观测的统计分析推断。模式的优点具有归因明确和易量化各要素贡献,但是往往受限制于模式自身设置限制。而基于观测的统计分析更具有客观性,但很难进行归因量化分析。基于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全球变绿的主要原因是CO2的施肥效应。然而,观测分析的结果表明全球农田对于变绿贡献为主,这一点与CO2的施肥效应预期不同,更倾向于土地管理的作用。为了探讨如何在观测中进行有效的归因分析、并由此推动模式的改进这一问题,本论文选择中国东北农业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区是我国9大农业综合区划之一,是我国农田分布最为集中和广泛的地区。并且该地区生长季较短,主要以一年一季种植为主。本文分析了该地区的变绿趋势的特征,特别关注自然植被与农田植被的差异性。并进一步从气候要素与土地管理要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变绿的潜在归因问题。研究期为2000-2015年,其中气候要素主要考虑温度、降水和干旱指数所指代的干湿气候变化。农田管理指的是指在同种土地利用类型情况下的管理活动。(1)植被变绿现象分别基于MOD13C2 EVI和AVHRR GIMMS NDVI3g遥感数据,对东北农业区的植被进行分析。依据前人研究,习惯上定义植被指数增加为变绿,植被指数降低为变褐。EVI与NDVI描述的季节形态基本一致,农田6-9月数值最高,而自然植被在5月份就出现了显著的上升,并高于农田数值,反映出农田与自然植被的物候差异。从2000至2015年,东北农业区的EVI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植被变绿的气候因素首先从气候要素角度分析了植被变化的潜在影响,选择温度与降水这两个核心气候要素,而大气的CO2是相对稳定增加的,同时计算了干旱指数所表征的区域干湿程度变化。2000-2015年间,东北农业区温度呈轻微下降趋势,年平均温度的多年变化率为-2.6×10-4°C yr-1,在生长季温度反而出现了轻微下降趋势。2000-2015年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0.72 mm yr-1),其中生长季为1.35 mm yr-1。对于SPEI,2000-2015年间,SPEI01、SPEI06、SPEI12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3.6×10-2yr-1,6.9×10-2yr-1和10.5×10-2yr-1。对应生长季的变化率分别为4.6×10-2yr-1,9.0×10-2yr-1和10.4×10-2yr-1。因此,研究区呈现出了变湿润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各气候要素与农田和自然植被EVI的相关性。气温、降水的单一指标与EVI无论是农田还是自然植被都比较低,并不显著。而通过气温与降水拟合发现,拟合后的相关性能够分别达到0.548和0.279。同时SPEI与农田、自然植被相关系数较高,其中SPEI12与EVI在农田、自然植被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409和0.438。因此,气候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EVI的年际变化。但是,气候变化的特征无法有效解释前述的农田与自然植被在季节形态上的趋势差异。(3)植被变绿的土地管理因素由上述分析可知,农田与自然植被在季节的趋势差异很难由气候变化单方面解释。而该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从农田土地管理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性。本研究的所涉及的农田管理主要包括农作物类型的变化、农业机械化和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等。农田管理数据采用的国家统计局省级数据,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整体数据,并不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该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农业种植类型变化,小麦播种面积快速下降,而玉米和水稻的播种面积增加较快,这三类作物在2000-2015年变化率分别为-90.64%,168.11%和92.75%。从植被高度和生产力角度来讲,玉米是典型的C4植物,其植株的高度和生物量在生长季都远高于小麦。其次,该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和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这三个指标变化率分别为187.44%、1101.87%和710.01%。由此可见,该地区的农业机械化速度非常快,其直接的影响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播种。由于生长期的限制,快速的播种对于作物生长十分重要,同时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土地的平整。再次,该地区的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在研究期间增长了85.98%和141.86%。农药的使用对于病虫害防治可以起到直接的关键作用,同时,化肥使用量的增加,更是直接促进了农田作物的生长。综合以上三点要素,农业的快速机械化带来土地平整和播种速度的改善,而玉米与水稻的扩张对小麦种植的替代,即出现了高大植株作物对低矮植株的取代,同时玉米与水稻的收获季节要明显迟于小麦。而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增加,则会直接刺激和保障农作物的长势。因此,农田管理对于农作物生长季的促进作用会十分的显著。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何农田在6-10月份变绿的速率远超自然植被。综上所述,研究区植被,无论是农田还是自然植被,都呈现出了变绿趋势,EVI的年际变化率的量级相同。然而,与前人研究不同,本文进一步探讨了EVI变化的季节特征,发现农田变化集中在6-10月,并且数值上比自然植被整体大很多。这种农田和自然植被的季节变化差异,很难从气候变化角度进行解释。同时发现该地区农田管理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种植类型演化、农业机械化和农药与化肥施用量的快速增长,从而快速促进了农田植被指数的快速增长。因此,除了气候变化要素之外,农田管理是该地区农田植被变绿的主要影响要素。这一机制需要进一步在模式中进行体现,而当前模式并没有包含这一过程。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防控干旱灾害以及有效地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研究中国及不同气候区干旱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CMIP6的20个全球气候模式中的气温、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基于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计算潜在蒸散发(PET)得到的sc PDSI干旱指数,分析中国及各气候分区历史(1961-2014年)和未来(2015-2100年)干旱
独特的区域环境特征造就了优质白酒“异地不能复制性”,本研究从茅台酒产地气候特征入手,与所在的赤水河流域及相邻地区气候特征进行比较,对茅台酒产地气候是否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气象要素上;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该区域气候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1961-2018年98个逐日气象观测站数据,对茅台酒产地及所在流域和同纬度地区的气温、降水量、风速风向的气象要素的特征进行对比
21世纪以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无线电掩星技术愈发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探测和气候变化的研究当中。该技术利用导航卫星与低轨卫星之间的信号延迟来反演全球高精度大气参数。因此,GNSS无线电掩星技术在大气探测和气象预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对流层顶是对流层与平流层的过渡区域,存在着频繁的水汽交换、能量传输等,可以为对流层大气进入平流层提供物理和化学的边界条件。对流层顶大气参数的空间分布和时间
干湿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然而长期的干湿变化趋势研究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北方旱区(包括干旱区以及半干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恢复区和生态工程建设区,该区域的气候演变特征及其干湿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基于生态地理区划的我国北方旱区作为研究区域。本文拟选择基于站点观测格点化的气温、降水与潜在蒸散发数据和GLEAM模拟的表层和根区土壤湿度数据,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自矫
全球极端高温事件频繁发生,且呈现频次高、强度大、范围广的特点。极端高温天气在6、7、8月份出现次数也屡创新高,甚至部分区域每年都遭受高温灾害的侵袭。极端的高温天气给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高温天气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27个地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研究区内42个国家基准气象站1951-2018年的监测数据,获得各个站点6、7、8月份的日高温数据,并将高温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该区域下垫面复杂、发展变化迅速,年降水及气温变率较大,极易发生极端天气事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下垫面特征变化对京津冀区域极端天气过程的影响,可为该区域天气的准确预报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选择2016年7月19-21日京津冀地区的极端降水过程以及2020年2月8-9日河北冬奥赛区的夜间异常增温过程两个典型高影响天气个例,设置敏感性对比
基于1967-2017年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英国气象局哈德来中心(Hadley Centre)的海温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气温及降水站点资料及美国气候预报中心(CPC)提供的环流指数资料,通过计算冬季北半球风暴轴和东北冷涡结构的特征指数、谐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冬季北半球三大风暴轴整体和东北冷涡的
为了认识2017年5月7日发生在广东的一次暖云降水主导的极端暴雨过程中对流单体中的电荷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本文利用加入了起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数值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确定了模拟效果,分析了此次过程中一个单体成熟阶段电荷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然后讨论了不同对流强度单体内底部正电荷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最后探讨了强对流单体内感应起电机制对底部正电荷区的
城市化是人类导致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市内部下垫面水热特性和大气成分发生改变,引起区域气候变化,进而对植被的物候期造成影响。植被物候是气候变化和外界环境变化的感应器,研究城市植被物候,有利于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以京津唐为研究区,利用2001-2019年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提取研究区内植被的物候参数(生长季开始期、生长季结束期和生长季长度),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并研
进入大气层的高速飞行器与空气摩擦导致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覆盖于飞行器表面,形成“等离子鞘”。通信信号会被等离子鞘层削弱甚至完全阻断,即“黑障”现象,严重影响了飞行器再入大气层和着陆安全,因此等离子鞘层电磁波的传播是航天飞行器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仿真和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等离子体电磁波实验系统,研究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输损耗特性,为解决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屏蔽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